本月初,湖北省率先發起“政企聯合購車補貼”,當地的東風集團及東風本田、東風雪鐵龍等7個品牌56款車型一道“限時促銷”。
(相關資料圖)
據悉,補貼由政府和企業對半承擔,僅限湖北省內。參與活動需滿足:湖北籍戶口,或湖北籍身份證,或在湖北交了半年及以上社保;購車可享4000元到9萬元優惠。此舉一出就被指:“地方保護”回潮。
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20多年前,汽車市場也曾上演過“地方保護”之戰。
1999年冬,多家媒體收到消費者反映:在湖北省購買上海桑塔納轎車,要交7萬元“特困企業解困資金”。此前,也有人反映,在上海市購買桑塔納的上牌照費為兩萬元,但其他汽車的卻高達8萬元。
隨即,有媒體在當時的湖北省武漢市社控辦得到確認:此事屬實。至于買桑塔納為什么要繳納7萬元“特困企業解困資金”?媒體又被“支”到湖北省汽車行業辦公室。
“省里出此下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湖北省汽車辦一位崔姓處長當時表示。他介紹,一年前(1998年)的6月8日,上海市出臺規定:凡外地汽車入滬要交8萬元上牌照費。湖北省多次與上海市有關部門交涉均無功而返,對方甚至“丟下‘你們可以照著做’”的狠話。
1999年1-6月,由于高昂的牌照費,湖北的神龍公司富康轎車在上海只銷售24輛,而桑塔納銷售6400多輛,是前者的260多倍。
為“保護本地汽車工業”,湖北省不得不“抄作業”:自1999年10月1日起,在湖北省內購買桑塔納轎車,必須繳納7萬元“特困企業解困資金”。崔姓處長認為:“我們是學上海的做法,他們收8萬元,我們收7萬元,少收1萬元已經是手下留情了。”湖北汽車辦另一官員直言:“搞地方保護和貿易壁壘……是為了對上海市的地方保護進行回擊,收7萬元不是為了不讓桑塔納在湖北賣,而是為了讓富康能在上海賣”。
此后,桑塔納每月在湖北的銷量由原來的500輛左右,下降到十幾輛;而富康轎車在本地的銷量增長也十分有限……
當時,有專家指出,地方政府各自為政,不僅救不了車企,反而會坑害了車市;也有學者認為,如此互設“壁壘”,不但兩敗俱傷,一旦競相效仿,全國汽車大市場必然陷入無序競爭……
隨著法律法規的完善、市場需求的擴大,特別是政府官員認識的提高,這場“地方保護”之戰很快偃旗息鼓。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說湖北省在20多年前的“回擊”是不得已;那么,此次則是主動出擊,令“地方保護”重新抬頭,并引發競相效尤……這也又一次應了黑格爾的名言: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愿這場“鬧劇”盡快收場。(車訊網 張宇星發自北京)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