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給老人補營養,需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營養需求,做到三要——營養全,吃得下,好消化?!?月16日,在全民營養周期間,雅培舉辦的“醫學營養,健康基石”主題活動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主任高鍵教授表示。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高鍵
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由于消化系統功能減退、口腔問題增多、服藥等因素,老年人面臨更加嚴峻的營養不良風險。一項針對5大城市53家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養老機構老年人的相關調查顯示,中國社區65歲以上老年人營養不良和營養不良風險合并患病率為55%。同時,隨著各類傳染病以及甲流等季節性流感的來襲,老年人群的均衡營養補充愈顯重要。營養不良會加重患病者炎癥反應,損害免疫功能,導致預后不良,老年人群尤其應該注重日常的營養管理,從而增強自身抵御疾病風險的能力。
“對于老年人來講,日常要注意優質蛋白、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水分的充足攝入,也就是要吃得全面且均衡。老年人要合理膳食,增加肉禽魚蝦和奶蛋類,少食多餐。在身體不適或沒胃口的時候,大多數人會選擇吃稀飯、喝湯等,對于空巢和獨居老年人來說,食品獲取、儲存和備餐也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營養素攝入無法滿足人體對優質蛋白、鈣、維生素等營養的需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主任高鍵教授建議,我們需要在扭轉傳統進食觀念誤區的基礎上,為老人做好身體營養支持,必要時可為其選擇適合的特醫食品進行營養補充,這類食品經過科學配方設計,安全有效地幫助身體攝入全面、均衡的營養。
當然,全面科學的營養補充不僅僅是老年人的“功課”。對于慢病管理和康復人群而言,個性化的營養支持也十分重要。研究表明,科學的營養補充不僅可以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病人的醫療費用,縮短病人住院時間,有助于病人的康復。
高鍵表示,科學的營養支持應貫穿疾病治療的全周期。由于疾病會對人體造成一定損傷,治療、用藥也會影響患者日常飲食,導致營養攝入產生缺口,所以康復期患者比正常人對營養的需求更高。因此,保障充足、均衡的營養攝入,不僅有助于加快康復進程,而且能幫助減輕患者內心不良情緒。在選擇營養補充方案時,醫生和患者也要注意結合自身情況,有的放矢地補足自身營養所需。
據悉,雅培整合了醫學及臨床營養學,以強大的科研實力作為基石,為有營養支持需求的老年人群和康復人群提供值得信賴的從治療到康復的全程醫學營養解決方案,包括特醫食品。
責編:喬靖芳
主編:張赫
校對:王卓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