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端午節假期剛過,深藍汽車就在復工后的第一天給廣大消費者送來了「厚禮」,旗下全新中型SUV——深藍S7公布了正式售價,其中增程版共有三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4.99萬至16.99萬元;純電版有兩款車型,售價分別為18.99萬和20.29萬元。
【資料圖】
同時深藍汽車官方還宣布了新車最新的購車權益,包括純電版非營運首任車主三電系統終身質保、增程版非營運首任車主三電系統及增程系統終身質保,基礎流量終身免費(13G/月)、娛樂流量兩年免費(10G/月),首任車主贈送6年或12次免費基礎保養(含首保)。
此外深藍S7還有豐富的選裝配件,如主駕16向零重力按摩座椅,副駕14向零重力按摩座椅,12.3英寸副駕超感智慧屏,智能交互燈,前投影燈,以及多種運動輪轂套件和熾云橙/極宇黃兩種車身配色。
作為一款中型智能電動SUV車型,深藍S7的售價可是比自己的預售價還要便宜,如果說此前這個細分市場的「價格屠夫」是零跑C11(14.98萬至21.98萬元)的話,那么如今深藍S7絕對可以和前者組成「致命搭檔」了。
不過深藍S7的實際情況是否能和零跑C11一樣,對市場有很強的殺傷力?今天我們就來盤一盤。
增程版本更有價格優勢
首先我們來看最能挑動「神經」的價格,這里我們需要將增程版和純電版分開來進行對比。深藍S7增程版的三款車型售價分別是:121Pro增程版14.99萬,121Max增程版15.99萬,200Max增程版16.99萬元;而零跑C11增程也是三款車型,分別是增程180舒享版14.98萬,增程285舒享版16.58萬,增程285智享版18.58萬。
這里我們看到深藍S7增程版將售價控制在了15萬至17萬這個價格帶里,且前后兩個版本之間的差價正好是1萬元,而零跑C11增程雖然入門車型相比便宜了1千元,但頂配售價超過了18萬,與深藍S7頂配價格有著1.59萬元的差距。所以對于想在增程版“一步到位”的消費者來說,深藍S7似乎在價格上更占優勢一些。
而在純電版本上,深藍S7兩個版本的售價分別是520MAX純電版18.99萬,620MAX純電版20.29萬元;零跑C11這邊純電版車型款式就比較多了,它們的售價分別是500舒享版15.58萬,500智享版16.98萬,650智享版19.98萬,580四驅性能版21.98萬。
這部分相比,純電版零跑C11的入門車型價格有著明顯的優勢,比深藍S7純電版入門車型便宜了3.41萬元,不過前者的頂配車型還是比后者的頂配車型貴了1.69萬元。所以如果預算有限,那么純電版本選零跑C11壓力會小一點,如果也想“一步到位”,深藍S7還是更優選。
另外從兩個車型的整體價格體系,我們也能看到它們在市場上會呈現的狀態,增程和純電相對同價,或是交替上升的零跑C11,在兩個動力類型的細分市場都有足夠的價格優勢;而增程系列處于低中價位,純電系列處于中高價位的深藍S7,估計會在增程動力細分市場具備搶眼的價格優勢,而純電市場帶來的優勢不如零跑C11。
動力柔順+配置豐富是硬實力
接下來我們看看車輛自身的素質如何。尺寸方面,深藍S7全系的車身長寬高參數分別為4750/1930/1625mm,軸距為2900mm;零跑C11這邊,它的純電系列車身長寬高參數分別是4750/1905/1675mm,軸距為2930mm,而增程版僅是車身長度變成了4780mm,其余參數不變。
單從車身尺寸上來看,零跑C11都是車身、軸距更長,同時整體更高一些,而深藍S7則相對更寬大。不過要是將這兩款車型放到市場里比較的話,它們達到或超過2900mm的軸距,在中型新能源SUV車型中還是比較少見的。另外從實際體驗來看,無論是零跑C11還是深藍S7,它們的座艙空間都比較通透和寬裕,之間的差距明顯要比參數要小很多,幾乎察覺不到它們的尺寸有所不同。
動力方面,說實話深藍S7增程版和純電版的動力系統在參數表現上并沒有比零跑C11、問界M5等車型更出色,另外增程版車型在CLTC工況下的121或200km純電續航,以及相同工況下純電版車型所具備的520或620km續航在同級車型中也沒有明顯優勢,這些數據只能說是頂尖水平,卻不能“遙遙領先”。
不過深藍S7在動力部分卻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首先就是增程版的饋電油耗表現,當絕大對數增程SUV車型的饋電油耗還處于“6L/100km”左右的水平時,深藍S7增程版車型就能將饋電油耗控制在4.95L/100km了,這也就意味著深藍S7將有更低的日常用車成本,以及更少的里程焦慮。
其次就是深藍S7増程器的平順性,這個特性其實和零跑C11增程的實際體驗很像,前者在工作時甚至比零跑C11的増程器還沒有「存在感」,如果通過駕駛感受,我們很難通過抖動、振動以及噪聲分辨出增程版和純電深藍S7,這可就不僅僅是在NVH上做足功課這么簡單了,而是需要從運行邏輯、機械結構,再到零部件做工以及減振減噪工藝,均以平順、安靜為目標進行設定才行。
所以深藍S7能夠帶來的動力體驗就是,既能滿足大家對于“智能電動汽車”在爆發力和充沛輸出上的期待,同時增程和純電之間的運行質感也非常接近,都能更加溫柔和舒適。其實這樣的設定我覺得對于深藍S7很合適,避免了消費者因為動力系統的體驗不同而陷入糾結,有利于“雙動力”策略“齊頭并進”。
最后看看配置功能部分,深藍S7其實在標準配置上處于同級別細分市場的中上游水平,比較亮眼的功能有主副駕座椅電動調節、智能全景影像、透明底盤、高通8155芯片車機系統、AR?HUD全息式增強現實系統、全座艙智能情景模式、V2L外放電功能、V2V快放電功能、帶四音區聲源定位的智能語音助手等,它們在14.99萬元起售價的襯托下,提升了車輛的性價比。
另一方面,雖然深藍S7不少行業領先的配置,比如前排主副駕零重力座椅、12.3英寸副駕超感智慧屏、智能交互燈組等配置都需要付費選裝。但它們的價格卻并不算貴,即便花了1.8萬元選裝上述配置,最貴的深藍S7也就是22.09萬,如果全部“滿配”,最貴也就是22.89萬元,還是挺香的。
邦點評
其實我覺得深藍S7以這樣的售價“征戰”中型智能電動SUV市場之后,價格與其高度“貼近”的零跑C11到還不用過度緊張,畢竟后者和深藍S7在很多方面表現不相上下,它們真的可以在細分市場中開創一個“新勢力”,突破價格底線,以更實惠的性價比吸引消費者,成為“爆款”。
而深藍S7上市所帶來的壓力,我覺得現在不僅僅給到了同類型的問界M5,甚至還會影響到諸如哈弗梟龍MAX、比亞迪唐DM-i冠軍版、藍電E5等中型插電式混動SUV,以及福特電馬、蔚來ES6、豐田bZ4X、特斯拉ModelY等中型純電SUV的市場銷量走勢。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下沉”效應,深藍S7還在緊湊級SUV市場形成了沖擊力,比如新近上市的宋PLUS冠軍版、AION VPlus,還有極氪X、大眾ID.4等之前的熱門車型,它們也將因為深藍S7的到來而倍增壓力。
所以仍在“持幣待購”的消費者是否會放棄這些車型,轉而選擇深藍S7,新車能有多長時間的“熱賣期”?讓我們拭目以待。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