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國內新勢力品牌,我相信大家的腦海里第一時間都只能想到理想、小鵬、極氪、蔚來、深藍等。那如果我現在問你,埃安算不算一個新勢力品牌,你會怎么回答呢?
埃安是廣汽集團旗下的汽車公司之一,前身叫廣汽埃安,而廣汽埃安的前身則是廣汽新能源。
廣汽新能源成立的時間為2017年,當時的廣汽新能源并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車型,主要以廣汽傳祺的“油改電”版本為主,例如傳祺GE3、GS4 PHEV等純電或是插電混動車型。
【資料圖】
有意思的是,同為廣汽集團下的廣汽三菱,也推出過一款基于傳祺GS4 PHEV車型打造的姊妹車——祺智PHEV。祺智PHEV雖然在廣汽三菱店里售賣,但全車上下找不出三菱的LOGO,僅尾標掛的是廣汽三菱,導致當時的消費者壓根弄不明白它到底屬于什么品牌。
直到2019年4月,廣汽新能源才擁有第一臺真正屬于自己的純電量產車——Aion S。雖然官方稱它是一款純電平臺車型,并不是“油改電”,但通過底盤下凸出的電池包來看,它純電平臺的身份不免讓人產生質疑。
不過廣汽新能源好像并不打算讓它主攻C端消費者市場,反而更像是一款面向出行市場的產品。Aion S進軍出行市場之后,銷量也水漲船高,但從此也打上了“網約車之王”的標簽。
在Aion S取得不錯的銷量后,隨后還發布了Aion LX。而在2020年的廣州車展上,廣汽埃安品牌正式獨立,廣汽新能源正式更名為廣汽埃安。
獨立之后的廣汽埃安,并不滿足于此,于是開始獨立融資,謀劃上市。
2022年3月,開啟員工持股,近800名員工獲得了公司股份,同時還吸引了一大批實力雄厚的投資機構入局;2022年10月,廣汽埃安完成A輪融資,53名投資者認購了182.94億元,讓其市值飆升至1032.39億元,成為當時國內未上市的車企里估值最高的,彼時,廣汽埃安也更換了品牌LOGO。
而埃安所做的這一切,無非就是想通過自己畫餅的能力,讓資本炒作自己,使其成為一個外人眼中的“香餑餑”,順便再摘掉廣汽的帽子,把自己打造成新勢力品牌。
在我看來,新勢力品牌不單會造車,還很會造詞。埃安在更換LOGO后,更是揚言要扭轉新勢力品牌格局,將理想踢出“蔚小理”的隊伍,變為“埃小蔚”。
埃安要想支撐起1000億的估值,單純靠幾輛家用車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還發布了售價超百萬的Hyper SSR純電超跑,并且將競爭對手鎖定在500萬元以上。不得不說,埃安的這番操作確實很有新勢力品牌那味,只不過他把對手鎖定在500萬之上,是不是顧忌到了500萬以內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理想L9呢?
除此之外,埃安在去年年底還亮相了純電轎跑Hyper GT,并稱其為特斯拉Model 3真正的對手。值得一提的是,埃安官方非常自信的說道,Hyper GT肯定會比特斯拉Model 3貴,并且你還會選我。
埃安Hyper GT不僅有著一張酷似特斯拉Model 3的外表,還有著以前是帕拉梅拉同款,現在是MG7同款的三段式電動尾翼;和以前是蘭博基尼同款,現在是小鵬P7、奕炫MAX同款的剪刀門。雖然埃安Hyper GT目前還未上市,單靠這些賣點能否戰勝特斯拉Model 3,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在埃安的主力車型——Aion S上卻被爆出過的不少質量問題。
對于一臺新能源純電車型來說,續航里程是其最重要的參數。然而埃安在未經車主同意情況下,通過OTA升級對車輛進行鎖電,不免會讓人猜測廠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車輛電池的安全性、降低自燃率。
而前不久,有一位廣州車主因所駕駛的廣汽埃安Aion S疑似因未及時更換電池被官方遠程鎖車,導致無法啟動,從而引發廣泛關注。
根據車主自述,他的車輛電池需要更換了,但由于疫情因素自己遲遲沒有更換,后來有一天去開車時,他車上的儀表盤上卻出現了“啟動功能被禁止”的字樣。
待事情發酵后,埃安官方表示,“是因為車輛的電池出了問題,為了保護車主,車內保護系統才觸發鎖車,更換新電池可解決這一問題,并不存在遠程鎖車”。至于,車主的車輛為什么會出現電池故障,官方也并沒有做出明確回復。
事后,車主疑似已將相關曝光視頻刪除,并表示車輛已由4S店送修,并給予其500元/天,共計1000元出行費用補償。畢竟咱們普通人的力量有限,不足以與廠商抗衡,選擇拿錢息事寧人也能理解。但通過此次“鎖電鎖車”事件可以看出,埃安整個品牌從來都是只顧眼前利益而沒有尊重消費者。
埃安之所以想踏入新勢力品牌的隊列,其實是因為它整體的銷量并不高,取得的成績不足以為它帶來更多的融資。
埃安和其他新勢力品牌一樣,每個月會在月初公布自己的銷量成績單,它的銷量在新勢力品牌里確實不錯,整體銷量確實可以吊打“蔚小理”。只不過這27.1萬輛的數據里,有80%是Aion S與Aion Y這兩款20萬以內的車型貢獻的,其中Aion S就達到11.5萬輛,而Aion S主要面向網約車市場的大客戶的占比就高達60%-70%。
如果埃安沒有摘掉廣汽的帽子,把它列入傳統品牌來看的話,那它的銷量就非常感人了。要知道2022年長城、奇瑞、長安等自主品牌的總銷量分別都超過了100萬輛。可以這么說,如果埃安不轉型成新勢力品牌的話,那么它的銷量在傳統品牌里完全不夠看。
相較于傳統品牌而言,埃安還是具備一些新勢力品牌特性的。埃安不想給寧王打工,所以決定“買礦”布局電池全產業鏈,發布彈夾電池。不僅如此,埃安還在前段時間AEP3.0純電平臺、巴掌大小的夸克電機等技術,只不過這些技術還沒有經過市場長時間的驗證,也不知道未來等這些項目實際落地后是否和它的宣傳的相符合。
可是你設想一下,在滿大街都是埃安Aion S當網約車的今天,如果有個人在周末開著一輛埃安出門,而另一個人開著一輛小鵬出門,你覺得他們誰最像是去郊游的?所以在我看來,如今的埃安不僅沒有新勢力品牌的調性,似乎還缺少了傳統品牌的可靠性,甚至還多了一點PPT造車的畫大餅。
其實對我們消費者而言,埃安算不算新勢力品牌并不重要,我們所想要的無非就是一款價格實惠、質量可靠的汽車。如果質量過關、價格合適,那怕它就是一臺網約車都沒有關系,但是目前的埃安給人感覺不上不下。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所以你們覺得埃安算不算一個新勢力品牌呢?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