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代要慎重,東風日產最明白這個道理,畢竟已經有了換代奇駿這個慘痛教訓。巔峰時期的奇駿月銷4萬臺,換代后因為搭載三缸發動機,銷量一落千丈。后來即便推出了e-POWER車型,也沒有太大起色,7月銷量3993輛,徹底被邊緣化。有了這樣教訓,東風日產在推出換代逍客時很保守。
一方面換代逍客定價謹慎,廠商指導價為13.99~17.49萬元,起售價相比2022款車型(15.49萬元)大概降低了10%。另一方面,2022款車型改名逍客經典,與新車同臺銷售,一起征戰12~17萬級SUV市場。但這一細分市場競爭最為激烈,換代逍客能否脫穎而出?
作為銷量之處,東風日產對逍客很重視,據說此次換代,每一顆螺絲都是全新的。換代逍客也的確很新,外觀、內飾、動力都有很大改變。外觀方面,新車用上了V-Motion 3.0設計語言,Double V-Motion家族式前臉、懸浮式車頂等等也沒有缺席,時尚運動。可以看出換代逍客擁抱年輕消費者的決心。
【資料圖】
內飾方面,換代逍客一改過去的老氣橫秋,配上了12.3英寸液晶儀表盤+12.3英寸中控屏以及10.8英寸的抬頭顯示。好不好用另說,至少科技感確實很足。同時,新車還用了大量軟材料,換裝了電子換擋桿,座椅不僅支持電動調節,還帶腰托,高級感比起老款車型的確提升了很多。
換代逍客最大亮點還是全新平臺、全新發動機。新車是基于雷諾—日產聯盟第二代CMF—CD專業SUV平臺打造而來。從整車結構到底盤懸掛,比起老款車型都有明顯提升。新車動力系統搭載的是1.3T輕混系統,電機在加速階段輔助輸出一點動力,同時能起到能起到一點點的節油作用,但因為逍客這套輕混系統的電壓只有12V,所以對動力、節油的作用都非常小。
重頭戲還是新車的發動機,是由戴姆勒集團與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共享的1.3T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16kW,峰值扭矩270N·m,比起此前2.0L車型的確是有明顯提升。同時燃油經濟性還更好,搭載2.0L+CVT動力組合的逍客經典,油耗最低是6.67L/100km,換代逍客則為6.59L/100km。
客觀來講,換代逍客確實變化很大,也有誠意。但在12~17萬區間,可以選擇車型很多。例如比亞迪宋Pro DM-i,入門車型售價13.58萬元,和換代逍客相當,但產品力會強很多:宋Pro DM-i車身尺寸為4738×1860×1710mm,軸距2712mm,全面領先逍客(4440×1840×1627mm,軸距2665mm),乘坐體驗和裝載能力自然會更好。
宋Pro DM-i入門車型搭載的插混系統,不僅駕乘質感優于換代逍客,燃油經濟性也更好。WLTC綜合油耗僅為2.87L/100km,即使沒電,也就是饋電狀態下,也不過5.3L/100km。再加上有71km的純電續航,平時代步壓根無需用油,用車成本自然也會更低。相比之下,換代逍客完全沒有優勢。
如果預售充足,甚至可以考慮哈弗梟龍MAX,入門車型15.98萬元起。亮點在于搭載了Hi4四驅系統,零百加速僅需6.8s。同時它的饋電油耗也不高,僅為5.5L,同樣優于逍客。另外,同樣的價格還能買到深藍S7、零跑C11的后驅版,不僅油耗低還更有駕駛樂趣。并且,這些自主品牌還有一個共同特點,擁有更豐富的智能化配置,且充分發揮了本土優勢,這些都是逍客給不了的。
總的來講,其實就是不是換代逍客不夠強,而是對手太優秀。尤其是在電動化深入的當下,自主車型在動力、能耗、舒適、智能等方面完全不輸合資,甚至做得更好。包括換代逍客在內的合資車型優勢被逐漸削弱,更何況還存在換代慢、電動化遲緩的問題。到目前為止,東風日產也沒有推出一款插混車型,在售的軒逸e-POWER、奇駿e-POWER產品力不強、節能效果有限,價格還較高,自然是沒啥競爭力。
就在前不久,東風乘用車基于DSMA 2.0平臺開發的SUV東風風神皓瀚正式上市,新車搭載了東風自主研發最新的馬赫動力以及馬赫電混DH-i多擋雙電機混動專用變速箱技術的,據說年底還會推出搭載該變速箱的插混版車型。未來如果日產能與老朋友東風達成合作,使用其先進的DHT雙電機混動技術,盡快實現逍客、軒逸等雙電機HEV/PHEV車型的量產裝車,才可能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擺脫當下銷量萎靡不振的困局。此前7月上市的東風日產啟辰大V DD-i已經為他們做出了表率。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