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訊(記者 劉宇陽 郝彥)繼國融基金旗下產品發行失敗后,近日,又一只新品宣告“夭折”。5月27日,鵬揚基金公告旗下鵬揚進取先鋒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合同不能生效。至此,鵬揚基金旗下該只產品也成為年內第3只發行失敗的基金。值得一提的是,年初以來公募發行市場較為低迷,新成立基金數量較2022年同期同比減少超22%。有業內人士表示,年初以來發行市場遇冷,主要是受到權益市場賺錢效應較差影響,可能澆滅投資者申購新基金的熱情。不過,從逆向投資角度來看,當前也是布局一些被錯殺的優質股票、基金的時機。
又有公募產品募集失敗。5月27日,鵬揚基金發布公告表示,旗下鵬揚進取先鋒一年持有期混合截至2023年5月26日基金募集期限已屆滿,未能滿足基金備案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根據2月24日發布的鵬揚進取先鋒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份額發售公告顯示,鵬揚進取先鋒一年持有期混合自2月28日至5月27日通過基金份額發售機構公開發售。首次募集規模上限為60億元。若募集期投資者的認購規模超過募集規模上限,基金管理人采取末日比例配售的方式對募集規模進行控制。
緊隨上述公告發布一天后,2月25日,鵬揚基金又發布了產品變更募集期公告表示,將上述產品募集時間調整為2月28日至5月26日,自2023年5月27日起不再接受投資者的認購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年初以來已有三只基金遭募集失敗,且均為偏股混合型基金。國融基金、中信建投(601066)基金曾分別于3月22日、1月14日發布旗下國融光伏主題行業優選混合、中信建投均衡成長混合基金合同未能生效的公告。
對比去年同期來看,年初以來基金募集失敗的情況已大幅減少。同花順(300033)iFinD數據顯示,2022年同期募集失敗的基金多達13只(份額合并計算,下同),其中6只為主動權益類基金,4只為純債型基金,3只為被動指數型基金。
不過,相較于基金募集失敗情況的有所減少,年初以來公募發行市場仍略顯低迷。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若從基金成立日來看,截至5月28日,年初以來全市場新成立基金共483只,較2022年同期成立數量同比減少17.72%,其中權益型產品占比57.76%。從5月至今來看,截至5月28日全市場僅有87只新成立的基金,發行總規模為474.66億元
此外,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年初以來共有75只基金延長募集期限,更有不少基金將募集期限延長至3個月。例如,同泰基金曾發布份額發售公告顯示,同泰恒盛債券募集期自2023年1月20日起至3月20日止,隨后,該基金又將募集期限延長至4月18日。募集起始日在2022年11月28日的東方高端制造混合、富安達產業優選混合也相繼將募集截止日后延至2023年2月27日。此外,諾德惠享穩健、紅土創新豐睿中短債也均將募集期限延長至近3個月。
就上述發行遇冷的原因,華林證券(002945)資管部落董事總經理賈志直言稱,年初以來發行市場遇冷,主要是受到權益市場賺錢效應較差影響,2023年以來公募主動偏股產品大部分是負收益,影響投資者申購新基金的熱情。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認為,近期受到市場大環境影響,基金發行較困難,基金發行遇阻、募集失敗也是市場處于低迷狀態的一種表現。不過,楊德龍指出,“當前無論是兩市日成交量還是基金發行量都處于低點,這也說明目前市場已處于底部區域。從逆向投資角度來看,當前也是布局一些被錯殺的優質股票、優質基金的時機”。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