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28日消息(記者 蒙健)孩子健康成長是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科學合理和安全營養飲食,是家長們的重要話題。如何讓小朋友們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吃得科學,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海南省食品安全辦特發布兒童節飲食安全消費提示。
一、注重兒童營養均衡
(資料圖)
父母為孩子選購食品時,應到正規商超或市場,不要買來歷不明或過期的食品,應仔細辨認食品類別,查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優先選擇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豐富的食品,并妥善保管購物憑證。
家長為兒童準備的一日三餐應以谷類為主,讓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常吃奶類、豆類或其制品,可以適量吃一些魚、禽、蛋、瘦肉。烹飪方式多選擇蒸、煮、燉、煨等,避免吃沒熟的食物。如生吃瓜果、蔬菜,要注意洗凈后再吃。對預包裝食品,家長打開包裝后,要細心看護小朋友注意衛生、盡快吃完,同時注意不要一次吃太多。
二、少吃零食和冷飲
給兒童選購零食時,應優先選擇正餐中不容易吃到且新鮮的零食,如時令水果、堅果等。小朋友盡量不要吃高鹽、高糖、高油等不利于健康的零食,避免吃重口味和刺激性的零食。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零食不可代替正餐,不要在臨近正餐和臨睡前吃零食。如果兒童活動量較少,家長要控制孩子吃零食的量,保持吃動平衡。
炎炎夏日,兒童愛吃冷飲,家長們要注意三點:一是不能一次吃太多,過量食用會影響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消化,會使消化道的溫度降低過大,造成消化不良,甚至造成對消化道的傷害;二是不要在空腹時、正餐后,或劇烈運動后馬上吃;三是不要吃冷飲后馬上喝熱水,以免刺激胃黏膜血管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甚至引發腹瀉或咽部疼痛等。還有些小朋友愛喝各種飲料,需要注意的是,喝飲料不能替代飲水,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多喝水的習慣。
家長們要注意,由于吞咽等身體機能發育還不完善,小朋友吃顆粒狀、果凍狀和魚類以及那些小巧、圓形、帶核的水果,比如櫻桃、龍眼、葡萄等要謹慎,防止發生嗆入氣管或噎住喉嚨等危險;吃黏性較大的食品,比如粽子等,要先切成小塊,以防止黏在喉嚨上引發危險;不吃使神經興奮的食品或飲料。要記住:小朋友禁止接觸含酒精的食品或飲品!
三、外出飲食留意安全
大自然是兒童成長的搖籃,是最生動的教科書。小朋友們對顏色、形態多樣的野花、野果、野蘑菇等,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但如果隨意采摘并誤食,可能引起中毒等嚴重后果。家長事先要教育孩子,不能隨便采摘和食用。出門游玩前,最好為孩子準備好專用保溫水瓶或水壺。同時,預備一些堅果、餅干、牛肉干、水果等,以備不時之需。
外出吃飯要選擇食品衛生等級較高、食品安全條件較好、設施齊全的餐廳,再看看有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等,實施“明廚亮灶”的餐廳是不錯的選擇。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鼓勵分餐,還可以幫助小朋友掌握正確使用碗筷方法,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咽、不暴飲暴食、不浪費食物的好習慣。同時,家長要照顧好兒童,不要讓小朋友們在餐廳內亂跑、嬉戲、打鬧,避免摔倒或燙傷,并減少接觸公共設施,保持個人衛生。
四、優惠促銷花樣多 理性消費勿沖動
“六一”期間,眾多商家以各種方式吸引消費者,打折、滿減、贈送活動層出不窮,家長應保持理性,不要輕易被各類促銷活動所誘惑。面對“盲盒”、預付卡等各種新興活動,家長需謹慎下單、多加留意。
路邊的蘑菇不要隨便采!海南發布提示
夏秋季節,野生菌菇資源豐富,但卻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5月28日,海南省食品安全辦發布預防野生蘑菇中毒消費提示,提醒廣大群眾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避免發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故。
據介紹,我國野生蘑菇廣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平原、路邊等。蘑菇種類繁多,超過3.6萬種,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種,但毒蘑菇也達48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種。
目前,還沒有簡易鑒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學方法,依據民間流傳的“經驗”,并不能保證避免誤采誤食野生毒蘑菇而發生中毒。所以在戶外踏春郊游,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也不要購買個人采摘售賣的野生蘑菇。對于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蘑菇,不能放松警惕,特別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輕易食用。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同種類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癥狀也不同。野生蘑菇中毒的表現有:胃腸中毒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腎衰竭型、呼吸與循環衰竭型、光過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腸中毒型較為普遍,肝臟損害型致死人數較多。一般誤食毒蘑菇后,最短可以在10分鐘、最長在6至12小時后發病。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現頭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中毒癥狀,要馬上催吐,并立即送醫。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要求,生產經營者在加工、售賣野生蘑菇時,應做到不采集、不加工、不經營不認識的蘑菇,要確保在加工、經營的蘑菇中,沒有混入有毒蘑菇。否則,要承擔相應的經濟與法律責任。
同時還要求,在野生蘑菇采食期,產菇和有采食野生蘑菇習慣地區的監管部門和有關單位,應通過各種形式宣傳,廣而告之公眾,不要隨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同時,根據各地誤食毒蘑菇中毒特點,結合氣溫、濕度、降雨量等因素,在蘑菇成熟期前進行預警預報,及時發布風險警示或消費提示。在發生過誤食毒蘑菇中毒的地方,建議豎立附有毒蘑菇照片的警示牌。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