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28日訊(記者戴亮)近日,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組織進行的“語言文化品牌活動優秀案例”公布評選結果,全國共25項,“楚才作文競賽暨漢臺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位列其中。
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網頁截圖。
(資料圖)
據悉,評審專家對“楚才”38年來堅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現和提攜青少年寫作人才,促進漢語傳播和文化交流給予充分肯定,尤其贊賞“楚才”通過同題寫作、以文會友,推動中國臺灣地區青少年到大陸交流,其規模、品質、效果,體現了文化品牌的獨特價值和巨大影響力。
來自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湖北省的獲獎學生同上楚才歷史文化課。
1985年誕生于武漢的“楚才作文競賽”,是全國創辦最早、持續不間斷時間最長的青少年寫作活動。除了中國大陸,“楚才”在中國的臺灣、香港、澳門地區設立了分賽場,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新西蘭、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開設了海外賽場,并堅持在武漢地區組織在漢外籍留學生參賽。38年來,與“楚才”結緣的海內外學子累計近500萬人之眾。
1994年,“楚才”在中國臺灣臺北市首設分賽場。29年來,“楚才”扎根寶島,從未間斷。至2022年,“楚才”中國臺灣賽場從當年的一城一校、30人參與擴展到全島200余所中小學校,累計超過20萬人次參與,成就了武漢在海峽兩岸交流中的重要價值和獨特地位。
2008年以來,由楚才競賽委員會邀請,組織中國臺灣地區獲獎青少年來漢游學交流逐步常態化、規模化,在兩岸青少年之間搭起了一座“文化之橋”“心靈之橋”。內容豐富、形式新穎、趣味盎然的交流活動中,兩岸學子相互學習、共同認知、建立友誼、攜手進步。中華文化的魅力在研習切磋中彰顯,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在相處相惜中升華。
2015年漢臺楚才獲獎學生夏令營的兩地學生一起包餃子。
2018楚才夏令營的中國臺灣學子與武昌首義中學學生互換紀念品。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2019年7月12日上午,黃鶴樓下響起瑯瑯誦讀聲,來自中國臺灣臺中市明道中學的12名學生在霏霏細雨中聲情并茂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崔顥的千古名篇《黃鶴樓》。
該校學生表示:“漢字是中華文化最典型的標識,它不僅是一套系統的表意符號,更展現了歷史演化的軌跡。這幾天的參觀旅行,處處都能看見鏤刻的銘文、書法楹聯等,漢字兼具了典雅崇高與平易近人,看似簡單的一筆一畫,卻寄托中華民族超越時空的情感與生命軌跡,更承載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編輯:王戎飛】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