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的新能源汽車競爭中,誰能留下來,誰又將被淘汰?品牌未來的不確定性正在無限放大,車企們如何削弱不確定性,成為必答的時代命題。
廣汽埃安作為較早入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品牌,憑借AION S和AION Y兩大功勛車型,在15-25萬細分市場的不僅站穩了腳跟,而且還成為一線陣營的領跑者。
(資料圖片)
面對未來品牌高端化的挑戰,在4月18日的上海車展上,廣汽埃安高端品牌昊鉑首款車型Hyper GT宣布預售。未來將強化AION+Hyper雙品牌矩陣,從而提升產品力和品牌力。
同時,面對白熱化的行業競爭,廣汽埃安在科技創新、成本控制、產業鏈、自研實力、旗艦產品力、能源生態等方面,構筑起更強大的品牌戰略護城河。
近日,《車哆哩》親臨上海車展,見證了廣汽埃安高端品牌最新產品與最新技術成果的展示,并與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展開對話。
廣汽埃安肖勇表示,埃安的產銷規模穩居行業前三,在行業頭部效應的影響下,埃安一定會是中國市場更有競爭力的品牌。
問:從產品結構來看,50萬到100萬的價格區間,廣汽埃安的產品仍然處于空白,發布百萬級豪車,對拉升品牌溢價的意義有多大?
肖勇:高端品牌并非以價格論,而是能否給人高價值的體驗?
我們在去年9月推出了昊鉑品牌,它是埃安雙品牌戰略下,聚焦極致性能與高端出行體驗的豪華品牌,我們希望用戶可以從它身上感受到中國高端豪華車的價值。
昊鉑品牌的首款車型是Hyper SSR,它不僅填補中國規模化量產超跑空白,并實現了一系列尖端技術和制造工藝的重大突破。Hyper SSR的各種尖端科技將逐步落地到昊鉑旗下的各類產品上。
我們利用領先的極致科技,打造了Hyper GT,并在前段時間公布了預售價格,為21.99-33.99萬。它的產品競爭力很強,我們對它很有信心。
未來,埃安計劃每年推出在每年2~3款新車,強化AION+Hyper雙品牌矩陣,實現產品力全面提升。
問:有數據顯示,廣汽埃安產品平均售價為18萬元左右,但主打20萬+市場的AION V和AION LX的占比較少,請問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埃安對此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規劃呢?
肖勇:AION V Plus是智能純電七座SUV,在20萬這個級別,它的銷量在細分市場中也是很不錯的。AION LX Plus上市時,恰逢疫情爆發,錯過了最佳傳播周期,這也導致AION LX銷量占比較少。
接下來我們會繼續聚焦EV和ICV技術路線,堅持科技創新變革,加速Hyper Tec技術群落地應用,進一步提升產品實力,為消費者帶來更極致的產品體驗。
問:對于埃安的B端市場銷量占比,大家都是比較質疑的。如果占比真的很低,那么品牌銷量為何會集中在AION S和AION Y身上,是否因為AION V和AION LX的高售價或者價值感得不到消費者認可?
肖勇:15-25萬是中國汽車行業競爭最大的市場,也是長期被燃油車壟斷的市場。此前很少有電動車品牌能打進這個領域,埃安通過AION S和AION Y兩款車型,深入了燃油車腹地。
目前在售車型銷量跟埃安預想基本一致,AION S和AION Y系列均成為了細分市場的王者,AION V Plus月均3000-4000的銷量表現也符合預期。
每個車企的發展路徑不一樣,能夠在競爭最激烈的15-25萬市場上站穩腳跟,再逐步向上突破,這條路會更扎實。
埃安成立僅五年時間,需要夯實基礎市場,在產品力、營銷力和品牌力都得到足夠的認可和積累后,再布局高端化會更加合理。
現在正是進入高端市場的時機,因此我們推出了面向高端市場的昊鉑品牌。我們的Hyper GT,面對競爭對手Model 3,有很明顯的產品優勢,肯定月銷過萬。
問:全新一代電驅科技,將應用在今年上半年上市的Hyper GT車型上,該技術是否考慮下放,什么時候能下放到埃安的主銷車型上?
肖勇:我們已經成立了銳湃科技動力公司并已經動工建設,電驅技術的產業化,就是為了能在更多埃安車型上應用,并持續快速的升級和迭代。但考慮到初期的產能,我們的夸克電驅技術會先搭載于追求極致性能的昊鉑車型上,然后才逐步普及。
問:埃安此前稱要打造“埃小蔚”的格局,按照今年緊張排位賽來看,是否有信心突圍?對當下新能源價格戰以及未來新能源行業格局看法?
肖勇:目前,埃安的產銷規模穩居行業前三,在行業頭部效應的影響下,埃安一定會成為留到最后的品牌。
未來新能源行業的競爭是“科技+成本”,“產品+生態”。埃安一直聚焦核心技術自研自產,擁有包括彈匣電池、海綿硅負極電池,以及超倍速電池三大領先電池技術,以及行業功率密度最高的夸克電驅技術,和全球首次實現槍擊不起火的彈匣電池2.0技術等前瞻技術。
埃安也是行業唯一具有規模效應和能源產業鏈閉環布局的車企,已打通能源生態上下游原材料、研發、制造、回收及梯次利用全鏈產業,在行業中構筑了核心技術產業鏈優勢。
目前埃安已經進入規模效應階段,接下來會繼續投產第三工廠,進一步擴大規模效應的優勢。
問:品牌沖高是近年來很多自主車企的選擇,昊鉑推出也讓埃安形象開始拔高。后續關于品牌建設方面有何具體規劃?雙品牌如何定位?是否會分網?如何更好地互補與區分?
肖勇:昊鉑面向的是高端市場,埃安主打中端市場。針對Hyper昊鉑高端品牌,我們已經構建專屬團隊,打造獨立運營渠道,為用戶提供尊享的服務體系。同時昊鉑會成為埃安能源戰略的“能源載體”,為能源生態帶來全新變革。
AION與昊鉑將形成雙品牌矩陣,共同助力埃安在2025年沖擊100萬銷量目標。
問:智能電動車之爭,最核心的是拼技術、拼研發。請問埃安在研發和技術儲備方面,是如何確保行業領先優勢的?其中高端品牌昊鉑的差異化技術亮點又何在呢?
肖勇:埃安作為國內極少數具備EV+ICV全棧自研的車企,成立五年,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厚積薄發,掌握了大量了原創、獨占領先的核心科技。針對高端品牌昊鉑,我們推出了AEP3.0、星靈架構,夸克電驅等領先技術。
為提升純電車駕控性能,埃安AEP 3.0平臺集成了超跑級電驅技術和AICS智能底盤系統,后者可根據輪速、轉角等參數,進行扭矩、制動、懸架等動態匹配控制,實現轉向靈敏度提升30%,過彎側傾降低40%;保證乘坐空間、通過性的同時,重心更低、姿態更優、操控更好,持續保持平臺的領先性。
2022年推出了星靈電子電氣架構,打造了中央運算單元、自動駕駛域控制器、信息娛樂域控制器三大計算核心和高速車載以太網+CANFD+5G構建的車云一體化集中計算架構,在國內率先實現“硬件即插即用、軟件常用常新”。同時還首創“多融合智駕感知系統”和“星基融合定位系統”,為用戶帶來全天候安全智駕體驗。
首創夸克電驅技術群。900V平臺超高壓電機控制器、自主設計的寬禁帶半導體技術、X-PIN低環流扁銅線繞組、高速高扭碳纖轉子等核心技術,擁有業內最高功率密度。
問:電動車競爭越來越白熱化,你覺得廣汽埃安的護城河在哪里?
肖勇:新能源行業中產品和生態的競爭已成為關鍵的背景下,埃安已在產業鏈、自研實力、旗艦產品力、能源生態等方面,構筑起體系化的品牌戰略護城河。
埃安已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與電池供應鏈的上游企業贛鋒鋰業達成合作,電池公司、電驅公司相繼動工建設,年內實現量產,全面打通了包括上游原材料、研發、制造、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在內的能源生態產業鏈布局,完成能源生態產業閉環。
圍繞EV和ICV技術,埃安推出了包括彈匣電池、硅負極電池、超倍速電池、微晶鐵鋰電池在內的一系列原創電池技術群。去年發布了全新一代純電平臺AEP 3.0和星靈架構,產品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今年以來,埃安也發布了系列前瞻科技,其中包括了行業功率密度最高的夸克電驅技術,以及全球首次實現槍擊不起火的彈匣電池2.0等。接下來埃安還將推出近固態電池、無鈷電池等一系列領先技術,打造更多極致的產品和服務。
埃安已占據15-25萬核心市場,隨著Hyper GT以及更多的昊鉑車型的推出,它們將以高價值的產品體驗覆蓋更多的消費人群,為埃安挖掘更全面的消費市場。
通過“V2G車網輸電計劃”與“快廣近補電網絡”形成的協同效應,埃安也借此打通了“電力+補能+儲能”的全鏈路,為能源生態領域帶來變革。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