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來看看ChatGPT怎么說,文長不看的朋友們可以把這張圖存下來供參考用。
可以看見NEDC和CLTC喜提最不靠譜續航標準的名號,那么我們來依次看一看它們到底有些什么區別。
(相關資料圖)
我們先來看看幾種續航標準最直觀的不同: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幾種不同的續航標準表現。由于每個版本特斯拉電池參數不一致,所以咱用續航公里數/度電來體現差異。
國內的Model 3 Performance CLTC續航675公里,電池容量78.4度,約合8.61公里/度電。
海外的Model 3 Performace WLTP續航547公里,電池容量82度,約合6.67公里/度電。(NEDC標準已經不再使用,就不過多贅述了。)
同樣的海外版本EPA續航504公里(315英里),電池容量82度,約合6.14公里/度電。
當然這有外海版輪轂尺寸大了一號(YR20)的因素影響,并且實際的百公里電耗與每度電可行駛公里數并不等價,但是這個差異有多明顯大家心里自然有桿秤。
測車輛續航并不是拿到馬路上測,而是把車丟到專門的測試實驗室進行測試,并輔以不同的模擬循環來模擬實際駕駛,同時監測對應的燃油經濟性數據以及電耗、油耗等指標。
電車的測試方法與油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排放物以及補能的方面,續航方面的差異并不大。
EPA測試包含兩個重要子循環。
一是Urban Dynamometer Driving Schedule (UDDS)城市路況模擬循環,從曲線可以看出車輛一直在走走停停。
另一個則是Highway Fuel Economy Test Driving Schedule (HWFET)高速路經濟性模擬循環,從曲線可以看出車輛一直維持著較高的行駛速度。
而測試EV時,會按照Multi-Cycle City/Highway Test Procedure,即多頻次城市/高速工況循環測試方法來測EV的續航里程。一般會先把一輛電車充滿并且靜置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再放到測試機上跑循環,一直跑到電量完全耗盡為止,這樣就會得出一個初步續航里程數。
緊接著會使用該車型對應的充電設備把電量充滿,同時記錄車輛所充電量以及充電設備的損耗電量,最后EPA會計算出車輛的等效燃油經濟性數據(Miles per Gallon equivalent (MPGe))。
測完后EPA通常會在初步續航值上直接乘0.7倍的系數,比如Model Y跑完測試有451英里(721公里),乘完之后就是315英里(504公里),而燃油經濟性數據亦是乘以該倍數。
WLTP中的Harmonized有平衡之意,由于使用WLTP的國家非常多,因此WLTP標準在制定時就考慮了各個國家實際用車情況的不同并對實際測試方法有對應的調整,同時WLTP標準也非常在意車輛的排放問題,因此可以說WLTP是個綜合性相當高的續航測試方法。
在歐盟地區WLTP還與歐盟法規一起使用,以衡量一個車企是否排放超出當年平均標準的排放物,如2021年的標準是95克CO2/公里。
WLTP的前身NEDC目前已經棄用,就不再過多贅述,不過看這個曲線你也感受得到車企是有多喜歡NEDC。
WLTP標準是基于WLTC循環進行測試,通俗地講,WLTP和WLTC是一樣的。對于不同的車輛有不同的測試方法,按推重比(引擎馬力/車重,瓦/千克)細分為3檔。分別是小推重比(推重比<=22)、一般推重比(22<推重比<= 34)、大推重比車輛(34<推重比)。
比如03+,最大功率195kW,整備質量1645kg,195x10^3/1645=118.54,而1.2T的卡羅拉該數值為63.67。
一般的乘用車推重比(瓦/千克)都在50以上,也就是說大家的車一般都直接以第三檔測試標準進行測試。曲線可以看出WLTC循環比起NEDC要復雜得多。
總得來說其嚴苛性介于CLTC和EPA之間,并且采用的國家包括歐盟、英國、日本和印度等,參考性還是比較強的。
CLTC中國輕型汽車行駛工況,這個咱感觸就很深了,筆者一般把CLTC直接乘0.7來估算電車的續航。
CLTC包含輕型乘用車工況(CLTC-P)與輕型商用車工況(CLTC-C)兩種,CLTC-P是大家接觸的最多的一種。
它是由中汽研與數名行業專家歷時三年調研開發出來的,是基于國內41座城市、3832輛車型樣本,累計實驗里程3278萬公里,以及20億條GIS交通低頻大數據,得出的更加貼合國內道路法規及駕駛習慣的標準工況。
雖然CLTC包含了城市、郊區和市區三種工況循環,并且說是基于龐大的數據支撐來制定的。但是一頓大餅畫下來,消費者的感知就是續航虛標怎么這么嚴重(車企們內心狂喜)。
并且CLTC續航常常比NEDC續航還高,這誰頂得住。
關于各類測試標準,為了保證其嚴謹性,都是嚴格規定了測試條件。包括但不限于:
恒定的車速標準,可靠的實驗室設備如測功機、氣體分析儀以及速度計等,恒定的溫度、濕度以及風力條件等,車輛是否打開空調等,甚至是測試前的準備工作也是有嚴格的標準的。
這些實驗室測試條件一般是大家忽視的,這里筆者只是提一下讓大家知道測試條件也是蠻重要的。
特別是溫度,對于電車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有熱泵的話可能還好些,沒有熱泵的話,冬天開電車出遠門,開不開空調都得先掂量掂量。
當然具體能跑多少公里也得看大家怎么開。
單踏板模式用得好,動能回收的時機把握得當,電耗肯定也會低一些。
除此之外像海南這種年平均氣溫非常適合電車的省份,電車也常常能跑出低于CLTC標稱的百公里電耗。大家逛車友圈可能就見過海南的車友曬電耗,那是真的低。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