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俊
繼此前“將臺灣單獨列為一個國家”的輿論風波后,意大利奢侈品品牌寶格麗再被曝光,其售后政策存在區別對待國內市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有消費者向新浪財經反饋,她購買的寶格麗一款包包出現鏈條斷裂,國內寶格麗的維修費用預估達2000元左右。然后,同樣的情況,在國外例如倫敦等地的門店將免費更換。
新浪財經分別查詢寶格麗不同國家的售后政策,以及詢問了不同國家客服,發現其確實存在“雙標”:
1、退換貨政策方面:
中國官網的政策是:收貨之日起7日內可以申請退貨;
英國官網的政策是:收貨之日起14天內免費退貨;
新加坡官網的政策是:收貨之日起30日內可以申請退換貨。
2、保修政策方面:
中國官網客服的說法是:包包產品目前在國內沒有保修服務;
新加坡官網客服向新浪財經表示:所有的包包都有兩年保修;
反差極大的售后體驗
實際上,新浪財經在社交媒體上,也看到了不少國內用戶吐槽寶格麗質量和售后的案例。
一位蘇州用戶表示,她17000元購買的寶格麗蛇頭包,背了幾個月鏈子就斷了,專柜店員稱需要寄到上海售后處處理,周期大概兩個月,費用要等售后評估完才知道。半個月后售后告知,鏈條是因為磨損斷裂修復不了只能換,費用是900元,另一邊也有磨損建議一起更換,費用總計1800元。
“一萬多的包,背了幾個月就壞了,還不保修,還得花個兩千塊。我就拒絕了,不換了。”
但在她的帖子之下,不少用戶也曬出了在內地市場之外的反差售后體驗,“我的是意大利買的,一模一樣的問題。一個月修好寄回來,不要錢。國內都是送到上海修,管你人為不人為都得小幾千。”“我歐洲代購買的,同樣的地方壞了,在馬來西亞專柜維修的,說保修期內不用給錢,柜姐態度還賊好。”
由此看來,寶格麗的售后政策確實對國內和國外市場進行了區別對待。
曾言“中國是最重要的市場”
不久前,寶格麗的“臺灣事件”輿論風波才剛剛平息。此前有網友發現,在寶格麗品牌官網的店鋪分布信息中,香港和澳門前加了“中國”二字,而在臺灣前并未加“中國”二字,網友質疑寶格麗此舉是在將臺灣單獨列為一個國家。7月11日晚間,寶格麗中國官微發表聲明稱,品牌在海外官網上因管理疏忽發生店鋪地址標識誤注,對錯誤深表歉意。
《人民日報》就此評論稱,寶格麗道歉了,寥寥幾句,滿滿求生欲。所謂的“管理疏忽”“標識誤注”,難以服眾。這個道歉是否“專供”中國大陸?如何從根子上整改?紅線不能碰,底線不能踩,原則問題不容打馬虎眼,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資料顯示,寶格麗是意大利奢侈品品牌,于1884年在羅馬創立,屬于LVMH集團。官網顯示,寶格麗旗下產品主要有:珠寶、腕表、皮具、配飾、香水、主題酒店等。舒淇、劉亦菲、佟麗婭、楊洋、趙露思等多位明星均曾是寶格麗代言人。
商查平臺顯示, “寶格麗”國內關聯公司為寶格麗商業(上海)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 2006年1月,注冊資本為 8000萬美元,由BULGARI S.P.A.全資控股,其名下還關聯一家寶格麗商業(海南)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共有37家分支機構,27家為在業或存續狀態。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涉及多起司法案件,相關裁判文書顯示,案件案由包括勞動爭議、買賣合同糾紛以及知識產權權屬、侵權糾紛等。
今年5月,寶格麗首席執行官在來華接受采訪時還曾表示,“中國是寶格麗最重要的市場,甚至比意大利本土市場還重要。”但如今來看,寶格麗先是在臺灣問題上犯下原則錯誤,又在售后政策上區別對待國內市場,讓人不得不懷疑是否真的有誠意對待中國市場。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