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高溫熱浪一次一次的來襲,讓不少朋友們的身體出現了問題。現在,防高溫,斗酷暑是絕大多數朋友不能不面對的生活必須現實問題。
炎熱夏天,對抗高溫吹空調是人們不可或缺的選擇,但是長期吃空調又會對關節不好,會傷害到頸椎、容易引起呼吸疾病、可能會患上面癱等等。好容易下了雨,會讓溫度暫時降下來,讓我們舒服下,一不小心又會讓身體著涼感冒。出了一身汗,喝點冰涼飲料,一不小心又會導致胃腸功能出現問題,炎熱的夏季我們該怎樣安全度夏呢。
(資料圖片)
炎熱的夏季首先我們掌握中暑的自救。中暑可分為輕癥和重癥中暑。輕癥中暑表現為頭暈、頭疼、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
重癥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發生中暑要迅速到陰涼通風處仰臥休息,解開衣扣,腰帶,敞開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藥品。
如果患者的體溫持續上升時,有條件可以澡盆中用溫水浸泡下半身,并用濕毛巾擦浴上半身。如果患者出現意識不清或痙攣,這時應取昏迷體位。在等待急救的同時,注意保證呼吸道暢通。
調整生活方式不可少。保持充足睡眠,睡覺時避免空調和電風扇直吹。盡量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或溫度較高的環境中活動、滯留,非必要時不要在上午10點后、下午4點前在高溫暴曬下長時間行走或強體力勞動。如果必須外出,應做好防曬措施,如穿淺色、寬松的衣服,戴涼帽、太陽鏡,打遮陽傘,涂抹防曬品。一旦出現頭暈等不適,盡快選擇陰涼、通風處休息,及時補充水分。
老年人、兒童、孕婦、體弱者以及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等疾病患者應避免在午間高溫時段外出。
《黃帝內經》說,夏季要使志無怒,即心情要愉快,使氣得泄,不要壓抑自己。因此夏季心態平緩勿急躁也是不錯的選擇!
合理使用艾灸助你安全度夏。生病的人大多屬于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于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清淡飲食多樣化,安全度夏。夏季飲食宜清淡多樣,以補氣健脾、消暑生津為主,可多食綠豆、黃瓜、苦瓜、蓮藕、紫菜、西瓜、薏米等食物及藥食兩用之品。適量補充維生素,如多吃些西紅柿、青椒、冬瓜、苦瓜、荔枝、甜瓜、桃、梨等新鮮果蔬;還需喝些綠茶為佳。
補充水和無機鹽,特別是要注意鉀的補充,豆類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等都有較好的消暑作用;有的人夏天非常怕熱,很容易出汗,其實呢,即便天氣很熱,也不適合整天開著空調,更不能讓它直沖著人吹,這樣很容易感冒。
有些朋友為了解渴一次性飲水過多,這樣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所以,炎熱季節,渴極了應先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再喝。
熱茶解暑不可或缺的選擇。想解暑,要喝60度左右的熱茶,而不能喝冷飲。人喝了熱茶,血管擴張,皮膚發汗,這是由內而外散發熱量。而喝冷飲,就像在火鍋里澆冰水,不但熱量難以散發,還傷脾、傷胃。有的人喝了冷飲腹瀉,就是“外熱未退,內冷傷人”的表現。
夏季,朋友們在可以多吃苦瓜,絲瓜,葫蘆瓜,通心菜等應季解暑產品;西瓜,奇異果,火龍果,蘋果,李子,酸梅,藍莓等當然也是不錯的選擇。
用藥食同源的芡實,蓮子,綠豆,茯苓,白術,荷葉,淮山等熬粥是預防高溫中暑的選擇之一。
家里常備防暑降溫藥,如十滴水、風油精,按藥物使用說明正確使用。
推薦幾種中藥代茶飲,共朋友們選擇:
竹蔗茅根飲:清熱生津、止咳止嘔。可用于夏季保健或作為消暑涼茶飲用,也適合肺熱咳嗽、咳痰黃稠、胃熱嘔吐的患者飲用。
鮮白茅根100克,竹蔗200克,將竹蔗切碎略搗,加入鮮白茅根,加水適量,煎沸去渣飲用。
五味龍眼洋參茶:益氣生津,養心安神。五味子5克,西洋參5克,龍眼肉5克,冰糖20克(1至3人份)。五味子洗凈,去雜質;西洋參浸透切片;龍眼肉洗凈,去雜質,將冰糖打碎成屑。將五味子、西洋參、龍眼肉、冰糖屑同放燉杯內,加入清水250毫升,放在武火上燉,再用文火燉煮25分鐘即成。
健脾開胃,清熱斂肺---烏梅冰糖飲。烏梅30克,冰糖適量(根據實際所需添加);陳皮、玫瑰花、山楂根據各人情況選用3至5克。烏梅、陳皮、玫瑰花、山楂加水500至1000毫升,大火滾開后轉小火煮30分鐘,加入冰糖適量。放溫后即可服用,無需冰鎮。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