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州經開區戚墅堰街道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快推進資源整合,創新多元解紛“1234”工作法,做強基層社會治理的前沿陣地,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化解在基層,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讓各類矛盾糾紛在街道“ 終點站”下車。
聚焦預防在先,開展矛盾排查,用好“一個平臺”
街道將化解矛盾糾紛作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出發點,打造“戚事易”一體化平臺。一是實現居民事自主報。開發“戚事一網通”微信小程序,群眾可以通過微信掃碼功能,反映矛盾糾紛、社情民意、政策法規等方面的問題,實現民情訴求“線上”說。二是實現網格事網格辦。充分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深入轄區400余個微網格開展矛盾糾紛“地毯式”排查,及時搜集社情民意,面對面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力爭做到“人到網格去、事在格中查”。三是實現業務事部門應。借助平臺共享功能,及時從陽光信訪平臺、走訪服務、12345熱線等工作中排查發現矛盾糾紛并及時進行梳理、匯總,通過平臺流轉的方式,通過街道各職能部門協調處理。
【資料圖】
聚焦創新機制,加強力量配備,做優“兩個模式”
通過“線上”“線下”雙組合,讓矛盾調解更加便民惠民。一是線上堅持“普法+調解”工作模式。提升居民法治素養,才能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微信公眾號開設“法眼觀事”專欄,以居民身邊發生的事件作為切入點,以案釋法,普及法律知識的同時達到警示的目的。邀請律師、檢察官等專業人士進入“法治直播間”,把法律知識送到居民“手頭上”,讓居民將法律放到“心坎里”。推廣“蘇解紛”調解小程序,引導居民使用便捷高效的線上平臺反映問題、解決問題,以專業精準的服務解家事、睦鄰里、止紛爭。二是線下打造“1+7”調解模式。街道和社區全部規范化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隊伍總人數達到150余人。將調解服務深入網格,打造“一公里”調解服務圈,從社區干部、社區婦聯執委、網格員、居民小組長、退役軍人中遴選優選“法律明白人”,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在人民調解工作中的作用。強化對調解員及“法律明白人”的培訓工作力度,提高人民調解工作質量。
聚焦效能導向,突出矛盾化解,狠抓“三有環節”
引入多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實現調解協同作戰,在工作中狠抓排查、調解及反饋環節,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一是矛盾研判有機制。街道召集成員單位定期召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會議,對排查化解的矛盾糾紛進行研判,準確把握矛盾糾紛發展趨勢和問題實質,區分糾紛的不同性質,對癥下藥,研究解決方案。二是矛盾調解有實效。推行“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模式,與律所聯合,街道及社區均聘請律師,參與矛盾糾紛處理、法律咨詢及重大疑難案件探討;與法院聯合,設立片區聯系法官制度,法院指派員額法官、法官助理擔任街道調解顧問,開展日常的人民調解指導工作,對疑難復雜糾紛提前介入,參與訴前化解工作。街道年平均受理糾紛300余起,解決率100%。三是矛盾解決有陣地。在社區全部建成居民議事平臺,形成了花溪“溪事亭”、戚大街“周五圓桌會”、東方“康馨議事園”等“一社區一品牌”的援法議事平臺,發揮自治協商的力量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問題,累計解決矛盾糾紛40余起。位于戚大街社區中心地段的益豐菜場,由于空間限制,汽車亂停亂放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周邊居民意見很大。戚大街社區邀請“援法議事成員庫”的成員、街道相關部門和居民代表,就停車難問題開展討論。經過多次議事協商,最終合理規劃出55個機動車停車位,緩解了菜場“停車難”的問題。
聚焦多元融合,流程優化梳理,開展“四步診療”
推動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人民來訪接待中心、綜治中心、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網格服務中心、非訴訟服務中心等“多平臺”融合,打造“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通過“四步診療”的模式,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一是問需聽診。常態化實行黨政領導接訪約訪制度,接待來訪群眾,問需于民,確保居民能夠就地順暢反映訴求,解決問題,讓群眾訴求的“第一站”變為“終點站”。二是門診分流。街道“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實行“一扇門”統一接待,“多扇窗”分流化解。通過“一個窗口對外”,讓服務更集中、覆蓋面也更廣,通過“常態進駐+派駐輪駐+隨需隨駐”運行模式,實現資源整合,分流化解。三是專家坐診。根據實際,成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勞動人事爭議糾紛調解、老兵調解等工作小組;吸收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心理咨詢師等專業人士入駐網格,用好“三官兩師”的力量,用心服務解群眾心結。四是聯合會診。對疑難復雜矛盾糾紛進行聯合會商,強化訴調、訪調、警調銜接的同時,加強街道各部門行政調解工作,在此基礎上建立“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的多部門聯合調處機制,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開展聯調聯動。
(戚墅宣 張蕾)
審核:潘瑞凱
責任編輯:徐路平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