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這個詞應(yīng)屬于英語中的合成構(gòu)詞法,所以我覺得可以這樣分析它的意思:首先要看合成詞中的核心bombard,作動詞是及物動詞,意為“炮擊,轟炸; 以高能量粒子或放射能沖擊 ”;再看其詞組搭配bombard A with B,意為“用B轟擊A,使B充滿A,使A受到B的轟擊(可引申為狂轟濫炸式的或者連珠炮式的質(zhì)問、攻擊等)”,而該合成詞的構(gòu)成為“be+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介詞”形式,通常充當(dāng)形容詞,可作定語或者標(biāo)語修飾、限定with后的邏輯賓語B,具體意思根據(jù)所使用的語句有所不同,比如,可翻譯為“受到狂轟濫炸的、充滿了的,被圍攻的,背負(fù)了很多負(fù)擔(dān)、壓力的”等。
2、純粹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3、不過我覺得英語中本就沒有一成不變的翻譯,結(jié)合語境與語法才是最重要的!be bombarded with被轟炸 雙語例句1Switch on the TV and you will be bombarded with reality tv programmes providing makeovers on gardens, homes and lifestyles. 扭開電視,你會炮轟提供電視節(jié)目與現(xiàn)實面貌就花園住宅和生活方式。
4、 2Bring up the topic of shopping online at a cocktail party and you will be bombarded with such horror stories. 如果你在一次雞尾酒會上提起網(wǎng)上購物的話題,那你會遭到此類可怕故事的輪番轟炸。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關(guān)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lián)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