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和比亞迪關于高壓油箱的爭論,大家知道最終的結果會走向何方嗎?在這里我大膽預測一下,最終這件事,黑不提白不提就過去了。是不是跟大家想象的兩個品牌相互持續對立,繼續互撕的結果不一樣啊。為什么這件事肯定會不了了之呢?聽我來分析。
(資料圖片)
比亞迪在聲明中并沒有否認使用常壓油箱,但是比亞迪也的確通過了排放測試,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是可以正常上市銷售的。至于比亞迪是如何通過了排放測試,目前網上很多消息是說比亞迪有一項專利。即使用戶在純電模式下,發動機也會時不時的啟動,以達到消除蒸汽的目的。
其實我們從比亞迪的聲明中也能看出來,國家標準是在3000公里磨合后進行測試,長城則是在450~670公里進行了測試。按理說行駛里程越長,蒸汽越多,那為何比亞迪在3000公里后,蒸汽就少了呢?肯定是內部消化了。而450~670公里的時候,還不足以啟動發動機。所以我是相信網上的傳聞,比亞迪使用了一個很好的“技巧”,滿足了國家的排放標準。
近日,有博主在微博披露了比亞迪王朝系列秦、宋和漢的插混版車型在出口國外市場時,均采用高壓油箱;而針對國內市場的版本則采用低壓油箱;而其他品牌的插混和增程車型則均使用了高壓油箱。如果屬實,這意味著比亞迪車輛在國內外實行了“雙標”。不過,旋即該汽車博主對此澄清,比亞迪插混車型在國內有兩種方案、高壓油箱和低壓油箱都有,徹底打消了市場疑慮。
但不管怎么說吧,比亞迪的壓力肯定也不小,因為長城實名舉報之后,坐實了比亞迪沒有使用高壓油箱這一事實,而廣大用戶們,才不管是不是符合環保,用戶只知道高壓油箱成本高,常壓油箱成本低。用戶不能接受低成本的車。所以比亞迪的壓力也不小。
而長城的壓力更大,因為長城作為吹哨人的角色,社會輿論也都盯著長城汽車呢。而且這場舉報大戲中,長城和比亞迪雙雙在股市受傷嚴重。其中長城汽車25日和26日分別下跌6.17%和4.27%,而比亞迪則下跌了2.41% 和3.37%。長城汽車的股價下滑明顯比比亞迪股價下滑的更厲害。也就是“殺敵800,自損1000?”,這顯然對雙方都不是一個好結果。
而且目前長城在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上,明顯不如比亞迪。因此長城舉報比亞迪,會被外界解讀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所以長城即使最對了事,也輸掉了口碑。
其實長城的根本目的,看似是舉報比亞迪,實則是揭露了排放測試的標準不完善。在長城汽車眼中,比亞迪使用了技術的“技巧”,鉆了國家排放法規測試的空子。而長城汽車則是一門心思的去花更高的成本研究油箱去了。
因此長城真正希望的,是國家能夠將排放測試標準進一步細化,從而提升整個新能源企業的共同進步。那為什么非要舉報比亞迪呢,只是因為比亞迪現在銷量高,是國內最牛的新能源品牌,舉報比亞迪,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總結:
長城和比亞迪,都是國內知名的汽車品牌,不管誰受到損失那都是國家的損失。所以這件事兒,很可能就黑不提白不提過去了。等這件事的熱度慢慢退去之后,國家可能會悄悄的完善排放測試標準,相信用不了多久,高壓油箱會普及起來。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