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亞迪漢DM系列的全新換代車型:漢DM-i冠軍版和漢DM-p戰神版相繼曝光。作為王朝網“雙旗艦”之一的漢系列,或將率先完成從EV到DM-i,再到DM-p的「全員更新換代」。
我們最近也有機會提前靜態體驗了一下這兩款新車,它們整體給我的感覺是,雖然從表象上看它們與目前在售的漢DM-i和DM-p變化并不大,但對于市場來說,這波更新換代特別及時。
(資料圖)
顏值已近巔峰,全面提升內在
作為一款旗艦級別的轎車,比亞迪漢系列打從出生之日起就被賦予了「大氣」、「壯闊」以及「英姿勃發」帶來的自信氣質。在漢EV的設計上,我們能看到修長的頭燈組,類似龍須的鍍鉻飾條,還有封閉式車頭帶來的沖擊力,這些特征都延續至今,直至最新的冠軍版。
而去年才正式有“i”的漢DM系列雖然在燈組部分相比于漢EV而言要更加精致,上方的鍍鉻飾條也略短一些,更像是「劍眉」的造型。但由于這款車需要有大面積的進氣口,所以漢DM-i冠軍版和DM-p戰神版的前臉在有了這個六邊形的“大嘴”之后,仍然有著「氣吞山河」的霸氣,甚至在“五官”齊整之后,還多了一些靈氣和活力。
來到車身側面,這部分其實漢EV和DM系列之間就更沒有差別了,這里我覺得設計最精妙的地方在于腰線的設計,前半段從頭燈“眼角”直至后排車門把手附近,由淺至深,我們既可以將這里的設計理解為漢DM-i冠軍版“御風飛行”之后帶出的氣流線條,也能看作是飛起的“龍須”,總之就是讓這樣一款身長近5米,軸距近乎3米的中大型轎車有了靈動、跳脫的一面。
另外在功能上,全新的漢DM-i 冠軍版增加了「NFC車鑰匙」功能。車主朋友只需用安裝了該功能的手機靠近外后視鏡,車輛即可進行上鎖、解鎖等動作,不僅方便快捷,同時還有不錯的儀式感。
車尾部分,漢DM-i冠軍版有個恰到好處的小溜背設計,這樣讓整個車身有了“前凸后翹”的即視感,同時這個設計目前已經成為追求運動與時尚的潮流,無論是轎車還是SUV,只要是這種“小溜背”,立馬就顯得年輕了許多。
而在充滿動感活力的同時,漢DM-i冠軍版還通過類似麥穗或中國結造型的貫穿尾燈營造出高級感和豪華感,特別是上鎖或解鎖時的動態燈效,加上做工精致的燈組配件,一下子就有了旗艦級轎車該有的從容和精致感。
外觀部分除了NFC鑰匙以外,此次漢DM-i冠軍版的“新意”還在于增加了一個「冰川藍」車身顏色。我本人比較喜歡藍色,所以對這個「冰川藍」有著莫名的好感,再加上我們靜態體驗的當天下了大雨,晶瑩剔透的水珠加上這身藍色,以及些許的金屬飾條,讓漢DM-i 冠軍版多了一些“溫潤”的質感。
此外在底盤部分,漢DM-i冠軍版將配備「FSD可變阻尼懸架系統」以及「鋁合金多連桿」。前者可根據路面變化自動調節阻尼力,靈活適應復雜多樣的路況,帶來更好的乘坐體驗。城市平整道路行駛時,減振器阻尼變大,帶來更強的車身支撐性,整車姿態更穩定;遇到坑洼或減速帶路面時,減振器阻尼快速變小,提供更細膩的濾振能力,快速過濾路面振動,有效化解路面顛簸與沖擊,帶來高品質乘坐體驗。
而「鋁合金多連桿」則通過材質及工藝的優化,有效減輕簧下質量,提升整車操控性能,同時不犧牲舒適性。懸架臂以及轉向節材料升級為鋁材質,部件斷面增加約2倍,質量減輕約29%。鋁輪采用旋壓工藝,重量更輕、強度更高、耐久性更好,質量減輕約10%。
最后在車尾部分,漢DM-i冠軍版配備了「BSD盲點監測系統」,其中傳感器是安裝在后保險杠內側的兩個77GHz毫米波雷達,它們可以對車輛后方最遠70m范圍的目標監測,并通過后視鏡上的指示燈提示乘客。當車速大于30km/h,自車的外后視鏡盲區及車輛接近區域內存在快速接近車輛時,系統會根據判斷到的風險情況點亮外后視鏡指示燈。若此時駕駛員開啟同側的轉向燈,外后視鏡報警燈變為閃爍,提示駕駛員若繼續變道可能存在危險,需注意安全駕駛。
進入車內,其實漢DM-i冠軍版在內飾設計上與目前在售版本差別并不大,前排中控臺整體看上去布局四平八穩,同時既有方方正正的可旋轉Pad,也有類似彎道弧線的兩側出風口,以及偏向運動風格的兩幅式方向盤。
而在用材用料上,漢DM-i冠軍版使用了大量的真皮、木紋以及細密的縫線裝飾,無論是視覺觀感還是實際的觸感都是精致細膩,柔和舒適,反倒沒有了外觀的霸氣和犀利。
此次漢DM-i冠軍版在車內的“新意”有兩個,一個是「W-HUD抬頭顯示系統」,它可以顯示車輛速度、狀態信息、來電提示、導航信息、路況信息等。不過我們這次體驗的漢DM-i 冠軍版是沒有該功能的版本,而漢DM-p 戰神版是有這項功能的,我們體驗之后發現,相比于很多車型的類似功能,漢DM-i冠軍版和DM-p 戰神版上使用的W-HUD功能在位置、亮度、面積大小的設置上也很便捷,在車輛設置內就可以輕松找到。
另外一個就是「獨立分區沉浸式智能氛圍燈」,或許是因為目前氛圍燈設計在逐漸走向低調和簡約,所以其實這個細節優化我們感知得也不是很明顯,同樣是DM-p戰神版的黑色內飾效果更好。根據官方介紹,這項功能可以實現色彩無極調節、獨立分區、音樂律動,帶來沉浸式的智能座艙體驗。
另外這兩款新車座艙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DiLink智能車機系統,在一通操作下來之后,這套系統不但按鍵或滑動非常靈敏絲滑,屏幕在根據不同應用進行翻轉的速度也很迅速,機械轉動的聲噪控制得也比較好;同時車機系統的軟件啟動、開關的速度也很快,并且沒有出現卡頓的情況。
另外我們還簡單體驗了下這套車機系統的導航和語音交互功能,首先導航通過語音對話可以準確、快速的開啟路線。同時當我們要用屏幕做別的事情時,導航基本上都會“浮動顯示”在頁面頂端,只要我們不去手動關閉,總是能在中控屏上看到當前的導航信息。
而語音交互除了反應快、可以實現所見即所說、音區智能識別以外,它還可以通過抑制空調風量,降低出風聲響,來提高語音交互的溝通質量和準確度。在實際體驗時,當空調風速比較大的時候,我喚醒“小迪”之后,空調出風的聲響會明顯減弱,但風量減少其實并不明顯。此外空調的變化會緊跟語音交互的開啟和結束,反應極快,屬于無痕體驗了。
最后介紹一下漢DM-p戰神版的設計獨到之處,首先就是它的車身采用了巴斯夫第三代黑漆與特殊黑鋁粉工藝,所以通體漆黑,這是源自漢代士兵甲胄的顏色所獲得的靈感,讓這款偏重性能的超混轎跑有了些許的肅殺之氣,也透著股堅毅和一直向前的無畏。
同時在細節之處,漢DM-p戰神版還通過精致的「金甲黃」元素,為全車增加高級感和那種神秘的力量感,比如自動感應車門上的“漢”字標識、車內的金甲黃縫線。它們的妙處在于「點睛」而非「搶戲」,沒有那種粗放的豪氣,而有一種精雕細刻的雅致。如果漢DM-p戰神版“穿越”到古代,那一定也是貴族世家出身的將領。
另外車內猶如鱗甲一般的碳纖飾板,以及在座椅、門板、扶手箱等位置上的類麂皮材質包覆,就像是這位“戰神”的貼身戰衣,做工精良,好看又實用。尤其是觸摸著顆粒感十足的碳纖飾板時,我再一次對漢DM-p戰神版產生了“敬意”,也期待著與它“并肩”馳騁。
最后聊聊漢DM-i冠軍版和Dm-p戰神版的動力和續航能力,首先兩款車型除了在發動機以及電驅系統性能上有提升和優化以外,此次還特別增加了一個NEDC工況下純電續航可以達到200km的車型,進一步增加了活動范圍和應用場景,比如更遠的自駕游出行,更少頻次的充電周期,更經濟實惠的用車生活。
而漢DM-p戰神版在此基礎上還搭載了全新的「云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它可以更好地調整懸架阻尼強度,搭配「超級智能電四驅」,可以讓漢DM-p戰神版跑在不同路面上,也能保持不錯的穩定性,一方面帶給駕駛者更強的信心,一方面也讓車內的乘客獲得更加舒適的出行體驗,還能有效減少能耗,可謂一舉三得。
現在是漢DM系列煥新最佳時機?
這要從近幾個月比亞迪漢系列的銷量說起,通過乘聯會的統計數據表明,這款被比亞迪定義為“旗艦級”產品的新能源轎車,月銷量的同比增幅正在逐漸放緩,4月份同比增幅為9.8%,3月份為12.1%,雖然今年2月份也達到過32.1%的增長水平,但1月份還下跌了8.3%,這說明漢系列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正在下降。
當然造成這樣局面的,肯定有外部環境因素,也有自身內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就是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越來越“卷”了,不少新品牌都在走“降維打擊”的路線,更高的產品素質搭配較低的定價,導致漢系列所在的20萬至30萬區間細分市場過于擁擠。而很多傳統大廠以及合資公司的智能電動化轉型也進入到提速階段,不少優質產品走向市場,也帶給漢系列不小的壓力。
而自身內部因素其實很簡單,就是漢系列目前正處于更新換代的時間節點上。這就像競技體育里的“體能瓶頸期”一樣,運動員或者是賽車總會有疲勞的時候,領先者總會被縮小差距或是被反超,如何“挺”過這個艱難的階段,進而再度發力贏回領先位置,是優秀運動員和優秀團隊的價值所在。
所以我認為比亞迪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對漢DM系列進行全面的優化升級,無論是有意為之還是原本計劃,都體現了他們對于市場能有比較準確的把握和洞察,如果是有意為之則更能體現比亞迪在隨機應變,順勢而為方面的果斷和堅決。
邦點評
雖然這次我們只是靜態體驗了漢DM-i冠軍版和DM-p戰神版,但從它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比亞迪更為高效和頗具針對性的產品換代策略與手法,即保留和傳承絕對亮點和優勢,并在此基礎上增加符合消費者真切需求的功能、配置,或是設計細節。
這對于消費者而言是幸福的,車企并非為了追求“年貨”而進行簡單粗暴的換代改款,新車型越來越懂大家的需求,我們需要這樣的產品,也需要這樣的品牌。
據比亞迪透露,漢DM-i冠軍版和DM-p戰神版很快就會走向市場,最快將在5月份正式上市,我們也期待能夠盡快對它們進行動態體驗,看看煥新之后的漢DM系列,能夠幫助漢家族沖上怎樣的高度。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