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個好像沒有太多存在感的城市,上一次看到它,好像還是在某個“難聽的城市名排行榜”上,如今它正在逐步成為未來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
【資料圖】
其實安徽省在全國好像也沒有太強的存在感,友軍別急著噴,筆者我就是一名“皖A人”。
直到近幾年,“蕪湖起飛”、“蚌埠不住了”,這些網絡熱詞一下帶火了安徽。
前段時間,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宣布成立名為“100%TechCo”的新公司,將在中國合肥投資10億歐元(約合76.3億人民幣)建立電動汽車開發、創新與采購中心。新公司將由大眾汽車集團 (中國) 首席技術官Marcus Hafkemeyer出任首席執行官。
上一次看到中國后面直接跟城市名的時候,還是“中國青島”以及“中國曹縣”,合肥屬實有排面。
而且從CEO任命、新公司展望來看,大眾相當重視合肥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的潛力。
其實大眾并不是個例,蔚來汽車大家都知道總部在合肥,但除此之外,合肥還有比亞迪、合肥長安、安凱汽車等六家整車制造企業,以及國軒高科、中創新航、科大訊飛等在新能源領域響當當的關鍵配套企業。
悶聲發育的合肥,憑什么有能力成為未來的新能源汽車之都?
你們可能不知道,一個城市的年GDP從2008年的只有300億元到2022年的1.2萬億元是什么概念。
我們一般只會用兩個字來形容這種城市:
賭怪!
京東方,關注手機的車友可能對它不會陌生,其實人家在家電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突破了國外液晶面板企業在國內市場的壟斷。
2008年,京東方的發展遇到了困境,內部來看,第四代和第五代面板花掉了不少研發資金,卻沒有換來銷量;從外部來看,它也面臨著國外液晶面板巨頭的壓力。
就在這時,合肥向京東方伸出了橄欖枝,提供了第六代線的全套建廠用地、規劃方案、人才供給,更是為需要耗資175億的項目投資了120億。
要知道,2008年合肥全年的GDP也不過300億,120億對它來說算是一場豪賭。
果然,梭哈是一種智慧,合肥確實賭對了。
在京東方的龍頭效應下,合肥吸引了基板玻璃、偏光片、模組等企業入駐,形成了從沙子到整機的新型面板全產業鏈。
可以說只要沙子到了合肥,一圈轉下來,就能直接生產出顯示面板。
2011年,合肥家電產業突破100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
再然后,半導體、智能AI,這些我們事后知道的風口,合肥在當時都精準地踩中,直接“蕪湖”起飛了。
其實合肥投中最好的、也是影響最深遠的項目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科大”)。
1969年,在特殊的國際環境下,中央決定從北京下放13所高校到地方,其中就包含中科大。
那時,各地方解決糧食問題都困難,更不要說為大學興建校館,以及解決不直接參與生產的學生們的肚子問題。
這個日后盛產院士的中科大被多省拒絕之后,安徽拋來了橄欖枝。時任安徽省革委會主任的李德生表示“安徽人民就算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國的科學苗子保住”。
之后安徽也確實履行了承諾:中科大沒有土地建樓,合肥師范學院就騰出來;北方學生不適應南方冬天,合肥就專門開通了連政府都沒有的暖氣專線(筆者實名羨慕);全市用電緊張,合肥就直接為中科大開通電力專線,政府停電也不能讓它停電。
這一筆投資為合肥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高尖端理工人才,為未來的新能源汽車之都奠定了基礎。于此協同的,還包含蔚來的“賭局”。
蔚來和京東方的故事差不多,在它們最艱難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相比于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才顯得彌足珍貴,合肥太懂“霸道總裁”了。
2019年,蔚來巨虧113億元,股價跌到了歷史最低點1.19美元,市值蒸發超5/6。為了解決危機,蔚來找了18個城市尋求幫助,但沒人看好李斌的蔚來和蔚來的未來。
直到,“霸總”合肥出手了。
2020年,合肥與蔚來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合肥向蔚來投資70億人民幣,蔚來總部項目落戶合肥。
2020年第二季度,蔚來總營收為37.189億元,同比增長146.5%。2021年1月,蔚來的股價達到了63美元,市值突破千億元。如果筆者當時也有這種遠見,恐怕如今已實現財富自由了吧。(注: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雖然目前蔚來的前途再次不明,但合肥卻已經逐步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如今,合肥擁有江淮、蔚來、比亞迪、長安等一批整車企業,集聚產業鏈企業500余家。2022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量25.5萬輛,同比增長133%,實現產值約1200億元,同比增長14.2%。
從過往的風投經歷不難看出,合肥并不是在賭博,而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現在被很多人稱之為“合肥模式”。
在筆者看來,“合肥模式”有著“大項目-龍頭企業-產業集群”的招商思路:富有遠見地引進朝陽產業大項目,培養龍頭企業,吸引產業集群,形成地方產業優勢。
為什么說合肥會是未來的新能源汽車之都?因為風在向這里吹,新能源汽車相關的產業鏈在這里集群。
近幾年,我們能明顯感覺到原本老一代的“汽車工業重鎮”正在逐漸衰落,如沈陽、長春等,或許合肥模式能對于這些城市的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
如今,你的家鄉發展如何呢?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