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一流科創資源,佛山加快行動。8月2日,第五屆“清華專家教授佛山行”活動在佛山舉行,來自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的80多名專家、老師和學生走進佛山各大企業、研究院所,探討產學研合作、制造業升級之路。
當前,佛山正處在產業轉型、經濟提檔的關鍵階段,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潛力巨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人才和科技的競爭是城市競爭的底牌,“衷心希望清華進一步發揮頂尖學府的智力資源和科研平臺優勢,推動更多技術成果在佛山落地轉化。”佛山市領導徐曉良表示,佛山也將不斷提升政府服務效能,為市校、校企合作提供有力支持。期待雙方攜手探索市校合作新模式、新路徑,成為全國市校合作的典范。
(資料圖片)
●撰文肖霞龍西男通訊員郭勁苗
清華牽手龍頭企業
打造國際一流聯合研究機構
在此次活動中,清華80多名師生分為醫療與化工新材料組、智能汽車組、能源環保組、智能制造組等,分別奔赴佛山各區,參觀企業,開展項目路演及產學研合作交流,尋找新的合作對接機會。
梳理此次清華師生組成的小組覆蓋領域可以發現,這些正是佛山正在大力發展的新興產業領域。
“我們前期通過過去五年的合作和交流積累,包括對佛山產業結構分析、未來產業發展方向,進行充分討論和交流,在這個基礎上,和學校不同院系做了對接,包括相關的老師,特別是有意向在佛山合作進而開展創新創業的老師進行對接,收到了非常多老師和同學積極的反饋。其實也表明了清華在響應國家大形勢下,與地方推動實質性對接和產業合作的訴求。”清華大學科研院副院長蔣靖坤說。
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副教授蔣紅斌就是其中一個代表。“我們在與企業的溝通中發現,企業非常需要更深層次的工業設計預判和科研支撐,我們和珠三角一帶的企業合作由來已久,通過‘清華專家教授佛山行’這個活動,強化了我們和佛山本地企業的合作,我們覺得活動很有意義。”蔣紅斌說。
當天,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與美的集團簽署了智能制造聯合研究中心合作協議。這是市校產學研深度合作、有效合作的一個好例證。
“清華大學積極推進實施2030創新行動計劃,持續開展學校在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戰略布局。同時加速融入國家實驗室建設、加大力度推動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改革。佛山市和清華大學目前都處于并將長期處于深入推進改革、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階段。”蔣靖坤表示,希望市校攜手并進,在前期合作的基礎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產業化基地落地,助力市校合作更上一個臺階。
美的集團副總裁李國林表示,雙方合作成立智能制造聯合研究中心,目標是打造國際一流的聯合研究機構,成為產學研合作的典范。這也標志著美的與清華的合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將為智能制造技術帶來引領性的改變,為推動中國制造業創新和發展注入新的力量。
清華與佛山合作日益緊密
超90家企業180多人參與活動
四個月前,120多名佛山政企代表走進清華校園。8月2日,清華80多名專家教授、師生代表,帶著一流的創新理念和技術成果來到佛山,可以說,清華與佛山的合作日益緊密。
佛山與清華的深度合作延續多年。2018年5月,佛山市政府和清華大學共同建立了清華大學佛山先進制造研究院(下稱“清華佛山院”),作為清華大學校內首個校地合作研究院,已成為市校共同探索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的重要載體。“佛山行”和“走進清華”活動是清華佛山院打造的最具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兩大品牌活動。
今年3月,超百名佛山企業家報名參與“走進清華”。兩天的行程十分緊湊,不僅有多位清華教授為企業授課,也有多場對接會舉辦,利用好在清華的每一時刻、每一分鐘,幫助企業發現問題、尋找投資機會或是技術賽道的選擇與創新點。
與3月佛山企業家積極報名“走進清華”活動相呼應的,是清華師生積極參與“佛山行”。統計數據顯示,此次活動共有來自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的80多名專家老師和學生參與,同時也吸引佛山企業超90家參與,報名參加企業人數超180人。
此次活動雖然組織時間較短,卻成為了佛山與清華合作以來規模最大、反響最熱烈的一次。“新形勢下大家的需求更緊迫,包括地方和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也包括大學本身的發展,我們也不斷在探索如何與地方發展結合起來。同時可見近幾年市校的合作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合作路線是清晰準確的。”蔣靖坤說。
“我們專業全部都是服務制造業的,專業本身天然就和佛山的產業結構有很高的結合度,這次來佛山希望找到合作點。我們在學校里做研究相對來說比較前沿,但最終還是要服務產業,真真正正解決產業里面的問題。那這些問題從哪來?其實企業就是最好的出題人。”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先進制造學部副教授倪凱說。
數據顯示,清華佛山院建院以來,校企橫向合作金額連續4年保持正增長,近40家佛山企業與清華大學超過20個院系約50位老師簽署了合作協議,市校橫向技術合同額近1億元,合作領域涵蓋節能環保、工業設計、集成電路、新材料等領域。
推動清華好項目落地
加快佛山新興產業培育
這場跨越千里的科技創新對接活動,背后是佛山對于制造業轉型升級、對人才、對創新資源的渴求。
2023年上半年,佛山地區生產總值超6070億元,同比增長5.2%,工業投資增長35.5%,整體經濟運行恢復向好,發展質量穩中有升。佛山經濟發展擁有并保持這樣的良好態勢,離不開科技賦能。
近年來,佛山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以佛山國家高新區、人才創新燈塔產業園、三龍灣科技城等重大平臺為支撐,著力構筑科技創新高地,推動創新要素加快聚集,重點依托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清華大學佛山先進制造研究院等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集中力量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培育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企業,加快融入全球高端制造供應鏈。
在科技創新工作中,佛山堅持鍛長處、補短板,通過與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多種形式的深度合作,緩解高層次人才不足、高水平技術成果匱乏的局面,其中就少不了清華系人才、技術、成果等高端創新創業資源的參與和協助。
“特別是自2018年與清華大學聯合建立清華大學佛山先進制造研究院以來,在清華歷任校領導和眾多師生的鼎力支持下,雙方共同推進市校合作不斷向縱深發展,在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徐曉良說。
五年來,累計近350名企業代表走進清華,近40家佛山企事業單位與清華超20個院系的約50位老師簽訂協議,超40批次清華專家教授走進佛山,對接佛山企業超200家,更有峰合科技、歐譜曼迪、清極能源等20多個清華校友團隊,帶著世界領先水平的先進技術來到佛山,成為佛山創新創業大潮中的佼佼者。“雙向奔赴”帶來了“需求牽引”與“技術推動”的良性互動局面,實現了市校共融共生、校企共創共贏的常態化長效合作機制。
“我們希望通過清華大學,把佛山企業所需要的技術引過來,把學校的人才給引過來。同時,希望推動清華把好的項目在佛山落地,把我們的新興產業培育起來。接下來,我們希望在時機合適的時候,能夠引入一到兩個清華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佛山落地建設成果轉化基地。”佛山市科技局局長薛立偉說。
(文章來源:南方日報)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