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8月1日,第17屆Q-Bio國際定量生物學會議(以下簡稱“Q-Bio會議”)在深圳成功舉辦,來自美國、德國、丹麥、瑞士等全球范圍內超20所高校約40位報告專家、近300名行業學者齊聚一堂,共話定量合成生物學發展的機遇與未來。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學(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深圳市合成生物學協會等聯合主辦。
【資料圖】
Q-Bio會議舉辦17年來首次走進亞洲落地深圳,集聚人才圍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建定量生物學等相關領域的國際交流平臺。報告嘉賓們分別就“人工生命設計”“生命組學規律”“人工智能”“微生物菌群”等主題進行報告分享,研究方向涵蓋基因線路設計、代謝網絡、微生物組、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前沿研究,通過特邀主題演講、口頭報告和海報展示的形式,分享及研討定量生物學領域的最新成果,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科學前沿重大問題,開展研討和鼓勵爭鳴,促進源頭創新和前沿交叉,加速推動深圳建設合成生物學高地的戰略目標。
本屆國內組委會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劉陳立研究員領銜,大會特邀嘉賓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湯超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Terence Hwa教授等,現場大咖云集、共享學術盛宴。
會議伊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研究員劉陳立作為東道主,對領域內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期望大家能夠通過本次Q-Bio會議秉承開放的態度進行智慧共享。在基礎學科前沿方面,科技共同體要不斷推動科學開放與國際合作,破解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和世界性重大科學難題。
作為Q-Bio會議的老朋友,來自佐治亞州立大學(GSU)的Jiang Yi向大家分享了她在過去十幾年參與會議的難忘經歷。Jiang Yi表示,會議的初衷是想為廣大從事定量生物學等相關領域的青年學者提供交流平臺,建立一個“家”,Q-Bio會議自2007年開始舉辦,目前已成為一個成熟的國際定量生物學活動,很榮幸今年能夠來到深圳這座年輕的創新之城。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研究員魏平作為主辦方代表表示,合成生物學是典型的前沿交叉學科,不僅對人類認識生命本質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醫藥、能源、材料、農業、環境等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和應用前景。我們要共同為深圳營造起跨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交流平臺及國際環境。
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玻爾研究所教授Mogens H?gh Jensen表示:“深圳的發展速度讓人驚嘆,我認為深圳正在成為創新型世界級科教中心,未來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大學、科研機構和初創公司,尤其是在生物技術領域。希望來自不同國家的團隊之間能夠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共同探索物理學和生物學融合發展”。
香港浸會大學教授湯雷翰表示,深圳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全鏈條發展的模式是非常吸引人的,從基礎研究到產業轉化的前瞻布局能夠真正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這個會議聚集了很多有共同目標的研究人員頂尖科學家,大家難得的能夠坐下來在開放的環境交流想法,希望通過這次會議能夠促成更多的合作及項目落地。
Q-Bio會議旨在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國際交流平臺+多維資源合作+科學成果共享+加速產業轉化”的科研及產業聯動發展模式,擦亮深圳市合成生物學發展實踐新范式的名片,助力中國在合成生物戰略領域搶占科技制高點,以點的突破引領帶動系統能力的躍升,為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戰略支撐和強勁動力。
(主辦方供圖)
(原標題《Q-Bio國際定量生物學會議首次在亞洲深圳舉辦》)
(作者: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聞坤)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