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受強降雨天氣影響,內蒙古烏海西開往北京豐臺的K396次列車因前方水害被迫停在北京門頭溝區落坡嶺火車站,被困兩天兩夜。8月1日18時,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三支隊40名突擊隊員經過4小時,徒步12公里,將第一批救援物資送至K396次列車旅客手中。
徒步過程中經歷了哪些驚險時刻?他們又如何護送乘客平安離開?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對話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三支隊一大隊政治教導員馬旭,講述背后的故事。
每人背著25公斤救援物資
【資料圖】
他們徒步12公里 歷時4小時到達落坡嶺
8月1日早上,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三支隊接到為K396列車運送物資的任務。戰士們從位于門頭溝區的三家店站出發,全程沿著鐵路徒步了12公里到達落坡嶺站。
△馬旭和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三支隊的官兵們在徒步途中(受訪者供圖)
出發之前,戰士們研判路上可能遇到的險情,被洪水長時間浸泡后,鐵軌可能出現塌方情況,走鐵路有一定的風險;路上還要經過7個隧道,隧道里的情況也比較復雜。
一路上,戰士們靠強光手電觀察情況,及時互相提醒。馬旭說,他們經過斜河澗火車站一公里后,發現有處路基被洪水沖毀得非常嚴重,路基下面已經被掏空,只剩鐵軌還有枕木在上方懸著。
馬旭:鐵軌下面就是滔滔洪水,如果稍有不慎滑倒,很可能跌落下去。鐵軌自重很重,人走上去都會顫,戰士們只能用安全繩一個一個走過去。
隨著目的地越來越近,戰士們走得越來越快。馬旭說,在途中,他們看到了被洪水淹沒的村莊,能夠切身感受到前方旅客特別需要他們。“全程沒有一名同志叫苦叫累,12公里路程,每人攜帶將近25公斤的物資,原計劃5個小時到達,只用了4個小時。”
△馬旭(受訪者供圖)
為旅客送去救援物資
抵達時他們腳上都是血泡
馬旭介紹,此次物資主要是由門頭溝政府緊急調派的,包括礦泉水、方便面、面包、火腿腸等。每個戰士攜帶了一個背囊,里面背了3箱礦泉水和1箱面包,泡面和火腿腸則抱在懷里。
“剛出發不到半公里,就下起了瓢潑大雨,戰士抱著的東西基本上都被沖散了,泡面、火腿腸散落一地。我們只能跟附近的施工單位協調了一些防汛水泥袋,將物資裝在袋子里,拎著走過去。”
△物資送達(受訪者供圖)
為防止途中出現的其它問題,每個戰士還帶了一些救援物資,包括救援繩、背包繩、強光手電、鐵鍬、鐵鎬等。
由于當時的天氣情況和路面情況,戰士們全程穿著雨靴,特別悶熱,鐵路上的沙石也很硌腳,很多戰士的腳上全是血泡。
一對一護送旅客撤離現場
當時,現場有很多孩子,老人和病號加一起有200多人,武警北京總隊機動第三支隊分三次參與撤離任務,全程一對一護送旅客撤離現場。
在懸空的鐵路上,戰士們抱著、背著老人和小孩通過。因為要保證每一個人穩穩當當地過去,這段只有30米的路,560多名旅客就花了一個多小時。
馬旭介紹,這群戰士的平均年齡20多歲,參軍入伍時間都在4至5年以上,實戰經驗比較豐富。“回來之后,大家不說自己干了多少,都在主動找自己的不足,總結經驗。”
向人民子弟兵
致敬!
(來源 中國之聲微信公號 責任編輯 駱璟)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