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遴選10個“示范性工匠學院”項目,按企業、院校、政府三方出資1:1:1進行支持,最高給予500萬元資金支持……珠海市產業新工匠培育工程實施方案發布會4日上午召開,當地人社局、教育局等多部門負責人詳細介紹并解讀方案亮點。
7月14日,珠海印發《珠海市“產業新工匠”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推進產教融合,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
(資料圖)
方案提出,重點建設10個以上示范性工匠學院(產業學院),培育一支覆蓋廣泛、梯次銜接、技藝高超的“十百千萬”新時代珠海產業工匠骨干隊伍。到2025年,珠海技能人才占從業人員4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38%。
《實施方案》堅持“制造業當家、產業第一”,聚焦“4+3”重點。為把珠海打造成為產業新工匠的培育引領之地、成長向往之地、技能創新之地,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郭麗云介紹,《實施方案》將加大產業新工匠培養力度、完善產業新工匠使用機制、完善產業新工匠評價機制、完善產業新工匠激勵機制。
實現“招生即招工”
“產業新工匠”怎么落實?珠海市國資委表示將拓寬國有企業產業新工匠人才引進渠道,加強國企產業新工匠人才培養培育,完善國企產業新工匠職業發展體系。
珠海市教育局將重點聚焦在“4+3”重點產業集群和龍頭企業需求,推動職業院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利用優勢專業群,主動對接各區和行業龍頭企業共同建設“工匠學院”;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支持職業院校與企業開展聯合訂單培養,實現“招生即招工”;采取多種措施支持職業院校學生留珠工作,促進珠海“產業新工匠”培育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珠海市總工會表示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結合實際全面推進職工技術創新活動、用心用情服務職工,落實《實施方案》,進一步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
建設10個示范工匠學院
工匠學院建設是珠海市今年十件民生實事的重點工作之一,《實施方案》提出重點建設10個以上示范性工匠學院(產業學院)的任務目標。
郭麗云表示為推動職業技工院校結合自身優勢與企業合作共建各層次工匠學院,人社局在上周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工匠學院建設的通知》,計劃遴選10個“示范性工匠學院”項目,對入選珠海市示范性工匠學院的,根據覆蓋產業性質、建設規模和各方出資情況,計劃按企業、院校、政府三方出資1:1:1進行支持,最高給予500萬元資金支持。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技能人才收入待遇
《實施方案》提出提高技能人才政治待遇、提高技能人才社會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獎勵力度。對民辦院校(機構)師資晉升技師、高級技師分別給予4000元、6000元補貼;對新引進各類高技能人才給予最高30萬元工作獎勵,對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分別給予1.5萬元、2.6萬元、3.8萬元生活補貼,對市外技工院校畢業年度頂崗實習生給予最高7000元生活補貼;對重點產業創新領域用人主體員工通過企業自主認定晉升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的,分別給予3000元、4000元、6000元補貼。市、區首席技師按規定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補,鼓勵企業對企業首席技師給予獎勵。
《實施方案》相比原政策體系,更加聚焦“4+3”重點產業企業需求、更加注重發揮企業主體責任和主觀能動性、更加關注技能人才政策的系統性連貫性、更加關注資金效能形成政社企多方合力。《實施方案》推動“產業新工匠”培育工程高質量發展,為助推珠海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