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日報社攜手沈陽音樂學院,深化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多元化發展,同時樂于開辟校企創新合作模式,深入貫徹沈陽市“文化+”工程建設,助力沈陽在文化強市建設方面實現新突破,開辟發展新賽道。5月14日記者了解到,沈陽日報社與沈陽音樂學院共同召開了“訪企拓崗促就業”交流會。會上,雙方圍繞長期以來聯手打造的“童聲合唱團”校企合作項目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相關資料圖)
塑造沈陽“有聲名片”
打造校企合作典范
沈陽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程謨剛在會上表示,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是具有典范意義的校企合作成功項目。其背后所蘊含的跨產業的資源優勢整合機制,既為沈陽日報社的創新轉型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也為沈陽音樂學院的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實踐和就業機會,是一種互利雙贏的合作模式。
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成立于2015年6月1日,由沈陽日報社與沈陽音樂學院合力打造。沈陽音樂學院負責為合唱團輸送優秀、專業的人才,承擔合唱團的藝術創作指導及相關培訓工作,沈陽日報社負責合唱團對內對外的全面協調工作及全媒體宣傳工作。在雙方的通力合作下,合唱團發展迅速,僅1年時間便登上國際舞臺。
2016年7月,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首次走出國門,參加了“第九屆索契世界合唱比賽”,2017年還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了專場音樂會。2018年,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合唱節上,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又斬獲“A級合唱團”這一最高榮譽稱號。2019年,在意大利佩魯賈第三屆和平之聲國際合唱節又相繼獲得童聲組、民謠組兩項金獎。2021年,在第十一屆世界和平合唱節上,榮獲民謠組金獎。
屢獲佳績的同時,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也得到了央視的關注,并多次代表遼沈青少年登上央視舞臺,在“合唱春晚”“銀河之聲”“合唱先鋒”等節目中,不僅將包括《沈陽歡迎你》《渾河之夏》《奔跑吧夢想》《沈陽的雪》在內的沈陽城市新“四部曲”傳遍祖國大江南北,還將中國聲音、沈陽聲音唱給了世界,成為沈陽名副其實的“有聲名片”。
沈陽音樂學院紀委書記、監察專員閆玉嬌稱,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成功,是雙方強強聯合的成果,沈陽音樂學院能夠為合唱團不斷輸送專業的人才,而沈陽日報社的全媒體平臺有著廣泛的媒體影響力,也為合唱團走出沈陽、走上央視舞臺、走向世界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
沈陽日報社工會干事薛淼焱是沈陽音樂學院為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輸送的專業人才之一。作為童聲合唱團的老師,她和音樂學院指派的指揮宋揚帶領合唱團的孩子們登上了央視的舞臺,在西班牙舉辦專場音樂會、斬獲意大利佩魯賈第三屆和平之聲國際合唱節兩項金獎。
依托童聲合唱團平臺
校企合作助力教育扶貧
作為擁有紅色基因的黨報與高校,依托“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平臺,沈陽日報社、沈陽音樂學院還聯合東北大學發起了“音樂教育扶貧”公益活動。
2018年的一天,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團長浴輝接到了一個特殊的電話,電話是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副州長李茂打來的。在看到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演出視頻后,李茂找到了浴輝,他說他們那兒的孩子們也喜歡唱歌,就是沒有老師教,可惜了孩子們的好嗓子。浴輝想也沒想脫口就說:“我們來教!”就是這樣一句承諾,拉開了跨越幾千公里的音樂幫扶公益活動的序幕。
那一年,東北大學提供了食宿場地,沈陽音樂學院派來了專業教師,沈陽日報社負責接待以及孩子們的生活學習安排。從2018年開始,甘肅省永靖縣和東鄉縣的孩子們赴沈陽進行專業童聲合唱培訓。在這里,孩子們不僅得到了最好的照顧,同時學到了想學的東西。
2019年8月,這場“音樂教育扶貧”公益活動迎來了新成員——臨夏花兒與少年合唱團的孩子們。甘肅永靖縣和東鄉縣都是國家貧困縣,這里的許多孩子有著天籟般的聲音,卻沒有施展的舞臺,這場音樂教育扶貧公益活動不僅給了孩子們施展的舞臺,更讓山里的孩子看到大山之外最美的星光。這既是一場教育扶貧,更是一場精神層面的扶貧行動。
在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這群大山里的孩子們參加了沈陽日報社舉辦的“同唱一首歌·共圓中國夢”公益演出,聆聽了著名指揮家孟大鵬、作曲家劉曉耕的音樂課,還作為特邀團隊參加了首屆中國·沈陽童聲合唱節,并獲得了銀獎。
繼甘肅臨夏州永靖縣、東鄉縣后,位于甘肅省最南端的文縣也成為音樂教育扶貧公益活動的重點幫扶對象。“山高如云表,玄鶴尚怯飛”的險路讓文縣長期以來一直是國家級貧困縣,2021年中國記協組織了一次對文縣的文化幫扶,當時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團長浴輝也在此次赴文縣的隊伍中。
得知有沈陽合唱團的老師來,文縣東壩中學臨時組織了一個合唱隊。孩子們用最響亮的聲音高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唱得臉蛋紅撲撲的。聽著孩子們的歌聲,浴輝眼里泛起了淚光,當即把合唱隊的視頻發給了沈陽音樂學院的老師們看,得到的是一致的意見:嗓子很好,但缺乏專業訓練。浴輝說:“我們來教!”
2022年7月,應中國記協邀請,遼寧省記協和沈陽日報社幫助創建的甘肅省文縣東壩童聲合唱團正式成立。8月,在遼沈新聞人的努力協調下,再次有兩架鋼琴運抵文縣,并分別贈給文縣東壩童聲合唱團和文縣一中。浴輝和孩子們約定,每個月,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老師都會來與他們相聚,給他們上課。2023年2月14日,浴輝帶著沈陽音樂學院的老師們如約來到文縣東壩中學,這一次她們是為東壩童聲合唱團赴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演出進行培訓。2月27日,在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的演播大廳里,東壩童聲合唱團的45名孩子用稚嫩的童聲演唱了《接過雷鋒的槍》《大山里的孩子》《我要為你歌唱》等歌曲。他們還被邀請參加了3月份舉辦的甘肅省黃河合唱節。這群大山里的孩子完成了他們人生的一次標志性跨越。
到2023年,跨越幾千公里的音樂幫扶活動已經持續5年了,但圓夢的腳步依然沒有停止。
創新產業融合發展
助推沈陽開辟發展新突破
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是沈陽日報社聯手高校的一次創新嘗試,這次嘗試不僅為沈陽日報社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而且為沈陽音樂學院的學生提供了高質量的實踐和就業通道,同時實現了教育扶貧的目標,是一次文化產業與教育產業的創新融合發展。
與此同時,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走紅”,也將為沈陽高質量發展開辟新的路徑。《沈陽市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提出,要著力實施“文化+”工程,在建設文化強市上實現新突破,這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舉措,為新時代沈陽的文化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制定了新的目標。文化強市的建設,是沈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成立,不僅對于沈陽地區高雅藝術的普及、音樂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而且有助于青少年在良好的音樂環境中成長。同時,基于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的影響力,也將對外樹立和傳遞沈陽高質量的文化氛圍。在實踐過程中,沈陽日報社貢獻了文化產業的傳播資源優勢,沈陽音樂學院貢獻了教育產業的專業人才技能優勢,雙方通過資源優勢整合,共同打造了沈陽的“有聲IP名片”。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宋宇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