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關于全新一代奔馳GLC降價的爆料不少,本著科學嚴謹,挖墳見尸的精神,我在某平臺聯系了一位奔馳銷售,詢問價格。
據我電話溝通之后了解到,目前全新一代奔馳GLC由于剛上市1個月,廠家強制要求不能有現金優惠,但經銷商迫于銷售指標壓力,店內有2萬左右的優惠,只不過是通過減免“強制選裝包”來實現。
(相關資料圖)
減免“強制選裝包”來優惠,消費者屬實“賺麻了”。
奔馳是一個特別固執的廠商,它從來也不管別人怎么卷、讓它去卷,這件事情真的是泰酷辣。
當大家都在內卷、新車價一個比一個低的時候,全新GLC的指導價比老款還上漲了2萬多,我以為是奔馳的腰桿硬,原來只是嘴硬。
2016年,GLC車型剛出來的時候,加價6、7萬還要排隊,但如今新款才上市一個月,就已經有了優惠,奔馳的品牌神話恐怕已然破滅。
按照技術發展和邊際效應,車型迭代“加量降價”或“加量不加價”才是正常的市場規律。
最近發布的很多換代新車,如別克君越、日產奇駿的指導價格都大幅下調,一方面是應對內卷,另一方面也是正常的市場規律。
但全新一代的奔馳GLC卻比上一代的2016款上漲3萬有余,作為參照,2018款奧迪Q5L的指導價僅僅比2010款Q5貴了3000元。
另外,全新奔馳GLC在選配上也有些不厚道,入門版沒有無鑰匙進入也就算了,但是如果你想要這個功能,那你需要購買價值9000元的智享套裝2,其中還強行捆綁了AMG車身風格組件。
作為對比,2022款奔馳GLC選配“無鑰匙進入”只要單獨花2500元就行。
不過換一個角度,奔馳捆綁銷售有錯嗎?它只是不想讓你用“無鑰匙進入”,這樣別人就能看到你的奔馳鑰匙了。
它好溫柔,我哭死。
在如今汽車市場內卷的情況下,奔馳依然逆勢上漲價格,但市場表現不佳,經銷商變著法地要把價格降下來。
嘴硬的奔馳,真的超勇的。
為什么全新奔馳GLC才上市1個來月,經銷商就著急送優惠呢?還不是同行們太卷,替代選擇太多了!
就從“BBA”陣營來看,是優惠5萬多的寶馬X3不夠香?還是優惠8萬多的奧迪Q5L不夠豪華?
從二線豪華陣營來看,同價位還能夠買到更高一級別的車型,例如凱迪拉克XT6的部分配置40萬以內就可以落地,另外林肯飛行家和沃爾沃XC90的低配裸車價和奔馳GLC的低配落地價也基本相當。
過去消費者沒得選,加價7、8萬也要上,但現在消費者可以選擇做個上帝,替代品這么多,何必“熱臉貼冷屁股”呢?
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奔馳的品牌神話早就被華系車擊穿,淪為了“雜牌”電動車。
豪華車和時尚圈的奢侈品類似,已經脫離了其基本的使用屬性,而多了一些社會屬性,俗稱“有面子”,這也是品牌溢價的來源。
但新能源領域,奔馳的電動車還會讓你覺得有面子嗎?EQC車主被群嘲的事件還歷歷在目,當車主看到自己49萬的車子已經跌到了28萬,他才明白什么叫“奔馳不坑窮人”。
反觀一些國產新勢力如理想、蔚來、高合等,卻已經樹立起了豪華品牌的社會共識。簡單來說,看到一個人開理想、蔚來、高合等,一下就能知道他/她還挺有錢,這樣裝X的目的就達到了。
如果奔馳標不能裝X,那買奔馳還有什么意義?
但新勢力豪華品牌不僅有面子,還有里子,這你受得了嗎?
為了不欺負奔馳,我們以發現美的眼光,把指導價52.53萬元的全新GLC五座頂配和指導價為31.98萬元的理想最入門車型L7的最低配Air進行對比。
從上圖也可看出,理想L7的Air版本整體配置要比全新奔馳GLC五座版頂配高出了億點點,“險勝”。
除了對手都在卷以外,奔馳自身也不太爭氣,口碑一路下滑。
有些消費者雖然知道買奔馳為了面子,但是嘴硬,解釋說“貴有貴的道理,人家質量好”,結果奔馳召回事件頻出,近期又因為裝配偏差召回了超4萬輛車。
除此之外,奔馳在中外雙標上也是老手,之前E級在國產之后,把海外版的鋁制四門換成了鋼制,整車重量直接加了300斤。
另外,為了滿(shou)足(ge)下沉市場,奔馳還推出了落地不超過20萬的低端車型,拉低了品牌調性。
之前看過一位尊貴的奔馳車主比較極端的言論:“一想到有一些窮B付個幾萬首付,貸點款就能和我一樣開奔馳,我就覺得奔馳好LOW”,雖然言辭激烈,但恐怕也能反映出一些奔馳車主的內心。
奔馳一直是“BBA”當中品牌力最強的一個,所以定價也很自信,但如今的市場也在教奔馳什么叫時代變了。如果你依然想買奔馳GLC,我建議再等一段時間,一兩個月之后應該就能有四五萬優惠了。
最后想問一下大家,你覺得開奔馳依然很有面子嗎?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