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時的銅錢一般是用繩子穿著的,每一千枚銅錢叫“一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發(fā)行了紙制“大明通行寶鈁”,面額為“壹貫”。
3、當(dāng)時,“壹貫”等于銅錢1000枚,或白銀一兩,或黃金四分之一兩。
4、由此換算,萬貫等于黃金2500兩,的確是一筆為數(shù)不少的財富了。
5、古時的銅錢一般是用繩子穿著的,每一千枚銅錢叫“一貫”。
6、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發(fā)行了紙制“大明通行寶鈁”,面額為“壹貫”。
7、當(dāng)時,“壹貫”等于銅錢1000枚,或白銀一兩,或黃金四分之一兩。
8、由此換算,萬貫等于黃金2500兩,的確是一筆為數(shù)不少的財富了。
9、把一千個銅錢用麻繩穿起來就是一貫,也叫一吊。
10、萬貫就是一萬乘以一千個銅錢,就是一千萬個銅錢,在古代一貫銅錢折合一兩銀子,萬貫就是一萬兩銀子。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關(guān)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lián)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