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手里有多少預算,選一款新能源車型都不再是難事。從微型車到大型車,從轎跑、MPV到硬派越野車,都有新能源車型。
在各個細分領域都已經被填滿的情況下,會不會依然有死角存在?不如,我們來玩一個“大家來找茬”。本文將重點討論新勢力品牌,不過在此之前,我們想先探討一下新能源領域的龍頭大哥比亞迪。
(相關資料圖)
比亞迪:“急缺”一款B級插混
比亞迪產品線的豐富程度堪比BBA,尤其最近兩年時間里,比亞迪推出了騰勢、仰望等品牌進攻高端領域,其中仰望直接進軍百萬級;海洋網的海洋生物系列又推出了7-9萬級的海鷗,進一步拉低入門門檻。
比亞迪海鷗:進一步帶領品牌價格下探
在海鷗之前,比亞迪也有e1這樣的A00級產品。不過任e1如何依靠年輕化設計、可旋轉大屏等包裝,其產品也難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而比e1尺寸大一號、價格貴出2萬元的海鷗是非常能打的產品。年輕動感的外形之下,海鷗具備0.66的軸長比(軸距2500mm)與越級的空間,配備10.1英寸自適應旋轉大屏,CLTC續航做到了305/405km。
用這樣一款“新一代主流代步車”作為家族的入門產品,可以說比亞迪有了一位強力的“門神”。
騰勢D9:填補高端MPV領域空白
作為比亞迪和奔馳聯手打造的高端品牌,騰勢自誕生以來走的就是高端路線,這一點在騰勢D9身上體現的也是非常明顯。
騰勢D9采用了“π-motion”前臉與威儀感十足的直瀑式格柵,5250mm的車長與3110mm的軸距為座艙空間打下的良好基礎。騰勢D9的第二排配備獨立的零感人體工程學座椅,并且支持10向電動調節、6向睡眠頭枕,前后滑動最長可達1080mm,無論是舒適性還是空間感,表現都能夠令人滿意。
4月,騰勢D9銷量達到了10526臺,實現連續月銷破萬,同時月新增訂單仍維持在萬臺以上。從市場反饋來看,騰勢D9已初步站穩腳跟,同時也初步達到了“復活”騰勢品牌以及助力母公司比亞迪升維的目的。
比亞迪大家族中,海洋網與王朝系列是目前的銷量擔當。其中,海鷗、海豚、元PLUS等車型都是較新的沖鋒型選手,海豚已經步入月銷3萬的級別,元PLUS也步入月銷接近4萬的級別。已經穩坐寶座的車型中,宋、秦系列也經常給出月銷4萬臺以上的表現。
盡管比亞迪大家族已經將各細分領域一網打盡,我們還是不難發現,在轎車領域比亞迪仍需要一款介于秦、漢之間的B級轎車。尤其放眼整個市場,B級插電混動轎車這一領域僅有數款合資品牌車型,指導價至少是20萬元起步,缺少具備熱銷潛力的車型。
比亞迪王朝系列中,秦PLUS實際是一款A+級車型;而漢則是剛剛摸到C級車的門檻,尤其在對比類似智己L7這樣車長超5米、軸距超3米的同級車型時尺寸略微顯小。
比漢級別更高的車型,或許交給騰勢品牌去做更為恰當。而王朝系列如果增加一款介于秦、漢系列的混動轎車,則真的是各細分領域全面無死角了。
與比亞迪不同的是,新勢力品牌起步較晚,距離構建品類完善的產品矩陣也距離較遠。因此,新勢力品牌需要的不是快速填滿產品線,而是根據品牌調性和當前需求快速補充有競爭力的產品,而新勢力們又“缺”一些什么車型呢?
理想汽車:缺更小的車
從推出L9開始,理想汽車終結了“就一款車、就一種配置”的時代。L系列新車接踵而來,進度快得就像下餃子一樣。
上一個階段,理想ONE成功發力于高端SUV市場,在BBA最固若金湯的領域成為了攪局者,常與特斯拉Model Y一起排進該領域月銷排名前5位。L系列車型的推出,標志著理想品牌更加成熟,同時理想銷量的“狂飆”也更進一步。
上圖中,高聳的綠色柱狀圖表明了理想的銷量進擊。
另外,以2023年1-3月高端SUV銷量排行為例(乘聯會數據),理想L9/8/7分別取得了21126/20515/7702臺的銷量成績,位列這一領域榜單的5/6/10名。比起一款車型躋身前5,如今三款車型列入前10自然是更加理想的。
目前,理想的產品定位情況大概是以下這樣:
L9定位為家庭智能旗艦六座SUV,長寬高5218/1998/1800mm,軸距3105mm;
L8定位為家庭智能豪華六座SUV,長寬高5080/1995/1800mm,軸距3005mm;
L7定位為家庭智能旗艦五座SUV,長寬高5050/1995/1750mm,軸距3005mm。
關于接下來的產品L6,據了解,該車型將定位為中型SUV,軸距或將為2905mm左右,指導價有望進入30萬元以內。
在去年年中的一次電話會中,李想曾公開表示:“未來理想汽車將主打增程和純電兩種動力形式,增程最好的形態就是SUV,而不是MPV,也不是轎車。但對于純電車型來說,大尺寸SUV效率不高,理想汽車將采取全新的形態,專門為純電車型進行設計。”
如果要快速解讀上面一段話,或許可以這樣翻譯一下:增程更適合做大一點,純電更適合做小一點。
如果要問,理想還欠缺什么樣的產品,我們不妨以BBA為參照。國內BBA車型最有吸引力的產品基本鎖定在40-50萬級別,舉例來說,奔馳GLB級一直賣不過價格更高的GLC級,但GLB級的銷量仍不容忽視,長期以來它的月銷量基本有GLC級的4-6成。
對于理想來說,現階段中大型以上的豪華車型更具吸引力,但理想每推出一款更小尺寸的車型,都能填補不小的空白,這對品牌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蔚來汽車:缺“快餐”車型
在剛剛過去的4月,蔚來共交付6658輛新車,創下了近期新低。
近期,蔚來在價格戰的大環境中逆勢下調了部分用戶權益,ET7、ES7、EC7及ET5的首任車主將需要付費購買及安裝充電樁,免費換電次數統一調整為每月4次(此前不選擇贈送充電樁的用戶為6次);駕駛輔助系統方面,高階輔助駕駛NOP+的免費試用將于6月30日結束,此后的訂閱價格為380元/月。
蔚來官宣用戶權益調整是在4月中旬,我們暫時不能確認蔚來的銷量下滑,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權益調整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蔚來主力車型ES6、EC6、ES8均面臨改款,這對于交付量的影響或大于權益下調。
仔細閱讀條款不難發現,雖然用戶權益確有下降,但其下調程度恐怕遠達不到傷筋動骨的程度。盡管蔚來的服務逐漸被攤薄,不過功能訂閱已經在汽車行業中逐漸成為趨勢,前有特斯拉的付費座椅加熱、埃安的付費開通“極致加速包”,后有奔馳的付費后輪轉向,以及smart的車機寵物形象付費購買皮膚等等。
而隨著改款“886”的交付回歸正規,蔚來的交付量仍有望提升,至少是回到原來的水平。
2月21日,蔚來宣布2023年將新增1000座換電站,相較上一次NIO Day上宣布的400座換電站的目標量大幅提升。截至3月中旬,蔚來在全國已經建成了1323座換電站。
作為行業內唯一一家成熟運作C端換電的車企,補能體系是蔚來的核心資本。而蔚來圍繞統一尺寸電池打造車型的路線,也將產品基本錨定在C級以上,即便是B級定位的ET5也是一款軸距達2888mm的準C級車。
早在2020年以前,蔚來已經嘗試“蔚來+A”的方式成立“合資公司”。不過讓人失望的是,“蔚來+A”的模式中,A公司占據主導,車型也需要基于A公司的平臺打造,因此這種模式下誕生的車型并不具備換電功能。后續,蔚來很快撤股,不了了之。
蔚來一直堅持高性能四驅+換電,而或許蔚來很需要更加“快餐”的車型,這樣的車型通過“合資”很難實現,還要看蔚來自己愿不愿意轉變思路。失去高性能或換電的蔚來就不是蔚來了嗎?其實未必哦~
小鵬汽車:缺中低端車型
小鵬汽車的科技企業形象深入人心,一度憑借旗艦轎車P7連續月銷過萬。遙想當時,小鵬P7的高速NGP宣傳達到了破圈效果,自主變道超車一度讓群眾驚呼,P7更是街知巷聞。
而當小鵬決定向上走之后,大五座SUV車型G9搭載著比P7還高階的智能化系統,但接下來缺有一個重要問題逃避不開:同價位的SUV不乏強手,要么是油電通吃的,要么是6/7座的,它們的智能化未必有小鵬頂尖但也不弱,G9的定位則稍顯模糊。
繼4000+的月銷巔峰之后,小鵬G9在今年的月銷表現逐步下降到2000、不足1000。相較于2022年依靠P7一路狂飆的光景,今年的小鵬沒能做到開門紅。
也不用太擔心,小鵬也是一位有家底的選手,一線的智能化技術儲備在手,同樣一線水平的補能體系也是東山再起的資本。
近期,小鵬汽車已經啟動了S4超快充升級改造計劃,將自營S2超充站升級改造為S4超快充場站,可實現提供單樁最高輸出功率為360/480kW的大功率快充,第一季度已完成160+座站點的改造升級。截止今年4月1日,小鵬已在全國已上線2200+座充電站,其中小鵬自營站共計1000+座。
如果要問,小鵬汽車目前更缺什么車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估計少有人覺得小鵬應當繼續向上走,推出比G9還高端的車型。或許小鵬也需要一些“快餐”產品,尤其面對零跑、哪吒等快速崛起的新勢力,小鵬去肉搏他們,難度或許低于在高端SUV市場搶份額。
零跑汽車:缺“破圈兒”
2022年,零跑汽車高歌猛進,有6個月份實現了銷量破萬。時間進入2023,零跑汽車從低谷開始向上掙扎,1-4月的單月銷量依次為1139/3198/6172/8726輛。關于開年不利,零跑官方給出了解釋:主要原因源自車型迭代。
憑借以三聯大屏為代表的一系列標配配置,結合高于同價位車型的尺寸、無邊框車門等設計,再結合20萬出頭的售價,零跑C11/C01一度被美譽為“價格屠夫”。對于不想依靠微型車T03打天下的零跑來說,產品升維的舉措做得夠多了,不過暫時不理想。
如果問零跑還需要什么新車,或許這家車企不是很需要性價比更高的車型,而是...怎么才能破圈營銷,把一系列優質產品擴散出去?
哪吒汽車:同缺“破圈兒”
在汽車行業,“平權”這個詞應該是被哪吒帶火的。所謂平權,即讓用戶用相對不高的價格,買到燃油車時代買不到的配置,尤其是在智能化配置方面。
從2023上海車展期間,哪吒GT在車展上宣布了全系售價:17.88萬至22.68萬元。這款售價不到23萬的雙門純電GT跑車不僅有極佳的駕控體驗,同時它在智能座艙里還搭載了使用7納米工藝制造的車規級高通驍龍8155芯片,這塊8核CPU不僅有更快的運算能力,也為更多功能的“上車”提供了充裕的算力空間。
哪吒汽車目前的產品矩陣由7-10萬級的哪吒V系列、11-17萬級的哪吒系列、17-23萬級的哪吒GT及20-35萬級的哪吒S組成。
4月份,哪吒V系列交付4727臺,哪吒U系列交付3821臺,哪吒S交付2237臺,哪吒GT交付295臺。1-4月,哪吒汽車的累計銷量依次為6015/10073/10087/11080臺,表現算是不錯。
如果問哪吒還需要填補什么樣的車型,與零跑的答案差不多,這個品牌同樣不再需要性價比更高的車型。通過一系列產品,不過是務實與科技兼顧的哪吒U和V,還是升維的哪吒S和GT,哪吒汽車的潮玩屬性基本定調,而哪吒需要的,同樣是破圈的宣傳,以及通過時間積累逐步滲透年輕群體。
邦點評
經過數年起起伏伏,頭部新勢力品牌持續進步,已經不能滿足于月銷過萬這樣微末的成績了。而月銷不過萬的月份,對新勢力來說已經如同熱鍋烤螞蟻,恰如蔚來汽車李斌前一段時間說過的話:如果蔚來還是每個月1萬銷量的話,我和秦力洪都要去找工作了。
眾多新勢力品牌中,蔚來具有磅礴的布局,理想具有狼一般的洞察力,小鵬汽車擁有精深的智能駕駛技術,零跑及哪吒著力打造高性價比產品。在謀求持續生存的道路上,各家新勢力普遍存在細分領域空白,又或者是產品力出色的產品尚未被用戶足夠認知。
不論新勢力品牌們的出牌順序如何,其最終發展方向必然是不斷填補品牌的空白。除了我們提到的一些品牌,你還覺得哪個品牌特別缺少怎樣的車型,不妨在評論區一起討論一下哦!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南網版權所有 關于我們 備案號: 浙ICP備2022016517號-4 聯系郵箱:514 676 113@qq.com